《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读法、混合运算顺序;进一步掌握脱式计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并能在列综合算式的时侯正确使用小括号。
2.提高观察比较、迁移类推、综合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运算顺序,了解小括号作用
教学难点:小括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出示:48-26+4 4×9÷6
怎么算?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理由
(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再出示:4+36÷6 4×9-6
怎么算?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理由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脱式计算:
54+42÷6
= 54+ 7
= 61
(规范脱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讲授
1、引出课题并板书:混合运算
2、出示教学目标:
(1)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讲授新课
出示文具盒和日记本图片(文具盒7元,日记本?元)
出示问题1个文具盒7元,比1本笔记本贵5元,1本笔记本多少元?
生:7-5=2(元)
出示问题朋朋想买7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
生:2×7=14(元)
师:孩子们,开动你的小脑瓜儿,怎样才能用一个综合算式直接求出“朋朋想买7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算式
生1: 7-5×7
生2: 7×7-5
生3:(7-5)×7
师:孩子们,认真思考哪一个算式可以解决朋朋的问题呢?为什么?
生1:(7-5)×7可以解决朋朋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先算7-5,表示1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算×7,求出7本笔记本的总价
生2:7-5×7是两级无括号运算,先算5×7,不符合题意。7×7-5没有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脱式)及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 )的,在算( )的。依据计算顺序解题。(出示部分小算数)
(7-5)×7
= 2 ×7
= 14(元)
注:脱式中等号在算式左下方要对齐;将综合算式中计算的第一步用横线画出再计算
小练习:朋朋的困惑
有一天,朋朋将刚写好的脱式满怀信心的拿给老师看,却被老师批了个红红的“×”,朋朋伤心极了,怎么也找不出自己哪里错了,孩子们,你们能帮助朋朋找出错误并改正吗?将你的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汇报答案。
课堂练习
1、分小组比一比(组员上黑板解题)
76-(12+25) (12-5)×3 48÷(8-2)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通过判断计算的先后顺序列综合算式,思考:两级运算中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通过不断猜想、验证得出:两级运算中,先算加减法再算乘除法,加减法要加小括号。
解决问题:我们二年级一班有男生10人,女生6人。每4人一组去参加劳动,一共要分多少组?
解答: (10+6)÷4
= 16÷4
= 4(组)
答:一共要分4组。
小青蛙过河: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过来。
四、课堂小结
问: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答: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这种运算中,要熟练掌握运算的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课堂检测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 )或只有(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4、小小法官巧判断
5、趣味数学
六、板书设计
板书: 混合运算
无 同级运算 两级运算
从左往右 先乘除后加减
小括号
有 先里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