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3.1多变的天气同步训练(附解析)
一、单选题
1.下面描写气候的句子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明天大风降温?????????????C.?全年高温?????????????D.?东边日出西边雨
2.表示“雾”的天气符号是( )
A.???????????????????????????????????B.???????????????????????????????????C.???????????????????????????????????D.?
3.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
A.?南北极地区终年寒冷,多狂风、降水稀少???????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新疆塔里木盆地非常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
4.天气预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对下列图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15年6月11日天气状况和污染指数。针对图表,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
城市
天气状况
污染指数
北京
33
哈尔滨
47
上海
61
广州
42
A.?哈尔滨雷阵雨,空气质量优????????????????????????????????B.?北京雷阵雨,空气质量良
C.?上海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D.?广州小雨转晴,空气质量良
5.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读表格完成下列小题。
(1)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下列是某市一段时间的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最好的日期是( )
A.12.12
B.12.13
C.12.14
D.12.15
(2)下列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益的是( )
A.出行少乘公交,多坐私家车
B.城市多种树种草
C.煤炭的大量燃烧
D.秋收后及时燃烧秸秆
7.读“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多云为主”描述的是气候
B.此时可能是3月
C.成都30℃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D.中国此时南北温差很大
(2)根据天气预报,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济南有雷阵雨,不要躲在树下
B.哈尔滨温差达18℃,注意保暖
C.武汉有霜冻,注意交通安全
D.乌鲁木齐有大雨,不宜外出
8.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
A.?海洋?????????????????????????????????????B.?云区?????????????????????????????????????C.?陆地?????????????????????????????????????D.?天空
9.看图识天气,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变化是(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10.读“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周报手机截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天气周报,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2)截图中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春季某日东部地区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州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
(3)东海风力________?级,风向是________?。
(4)造成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 )
A.降水较少,土地干旱沙化
B.人类过度垦荒放牧
C.春季干燥多风
D.本地区霜冻时间过长
(5)哈尔滨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_?,对该城市________?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19日,我国北方某城市遭受雾霾天气入侵,据该市环保局官方网站10月21日10时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市区12个监测点空气污染指数平均超过494,其中11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峰值500.
材料二:读表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Ⅰ)
0~50
优
二级(Ⅱ)
51~100
良
三级(Ⅲ1)
101~150
轻微污染
三级(Ⅲ2)
151~200
轻度污染
四级(Ⅳ1)
201~250
中度污染
四级(Ⅳ2)
251~300
中重度污染
五级(Ⅴ)
>300
重污染
(1)根据材料,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污染指数范围是________。10月21日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_。
(2)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________
活动的影响,如锅炉燃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
(3)秋季,为了街道整洁,环卫工人把落叶堆积焚烧的做法,________(可/不可)取。
(4)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正确做到(?
??)。
A.经常使用纸质贺卡表示祝贺
B.教室常明灯
C.绿色出行
D.过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3.读河北石家庄1960~1999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回答问题。
(1)该地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根据图分析,为什么北方春季易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ABD是天气,C是气候。
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对人们从事的各种行业部门如农业,交通,旅游产生重大影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2.【答案】
A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表示的是雾的天气符号;
B、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
C、表示的是风向标的符号;
D、表示的是台风的天气符号。
故选:A
【点评】依据对常见的天气符号的认识,我们对选项中四种天气符号一一判断,即可找到多云所对对应的符号。此题是对常见天气符号的考查,解题的主要依据是对列天气符号的认识和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3.【答案】
C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多变,而气候具有稳定性。A项描述的是南北极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B项诗句人间是指平原,山寺指的是山上的景观,描述的是两个地区由于地形不同,而使得气候存在差异,属于气候方面;C项一夜,指的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属于天气描写;D项新疆和北京相比较,属于长时间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属于气候描写。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项。
该题没有难度,主要是就是要求学生不仅清楚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还要能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来分析诗句,从而确定本题答案。
4.【答案】
A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结合图表可知,哈尔滨、北京、广州是雷阵雨天气,上海市多云的天气;从污染指数来看,污染指数0~50,空气质量为优;51~100,空气质量为良。故选A。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又考查了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的关系,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尤其是污染指数的分级,要求记住。
5.【答案】
C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化,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比较稳定。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因为今天时间短,所以描述的是天气,应把气候改为天气、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因为今年时间长,所以描述的是气候。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因为是一天内时间短且变化较快,所以描述的是天气,故选:C
【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区分:天气是短时间的,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比较稳定。一定要注意并且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6.【答案】
(1)A
(2)B
【考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指数越低,代表空气质量越好,故A正确。
(2)植物光合作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即可以净化空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2)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①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
②提倡清洁能源,减少车辆废气排放;
③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④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⑤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7.【答案】
(1)C
(2)D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生活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南方地区多云为主,描述的是天气,故A错。此时全国普遍高温,应该是夏季,而不是春季,故B错。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故C正确。此时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故D错。
(2)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此时济南是大雨天气,故A错。哈尔滨温差为8℃,故B错。武汉为大雾天气,故C错。乌鲁木齐为大雨天气,不宜外出,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8.【答案】
C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9.【答案】
A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一个杠表示2级风,一共三个,所以是6级风,再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是西北风;读图可知,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变化是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0.【答案】
(1)C
(2)B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星期一的天气是晴,星期二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三的天气是雷雨,星期四的天气是阴,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星期三,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此时段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气温较高,多阴雨天气;日落时间为18:44,昼长夜短,因此可判断为夏季,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点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
二、综合题
11.【答案】
(1)雷阵雨 ;18-25℃
(2)阴 ;10-20℃
(3)6 ;东北
(4)B
(5)雾 ;交通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广州的天气是雷阵雨,18-25℃;(2)武汉的天气是阴,0-20℃℃;(3)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通过风向标可知东海风力6级,风向是东北风,风尾吹向风头;(4)北京的灾害性天气是沙尘暴,造成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有人类过度垦荒放牧;(5)哈尔滨出现的天气是雾,对该城市交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的两个特点:①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②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区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天气符号:
晴
多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12.【答案】
(1)0~50;重污染
(2)人类
(3)不可
(4)C
【考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污染指数范围是0~50.10月21日10时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市区12个监测点空气污染指数平均超过494,其中11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峰值500,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可判定,当日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2)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锅炉燃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3)深秋时节焚烧落叶,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不符合生态环保理念。(4)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旱涝等灾害频繁。减少开私家车及骑摩托车出行,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及乘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候的排放,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故答案为:(1)0~50;重污染;(2)人类;(3)不可;(4)C。
【点评】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3.【答案】
(1)A
(2)北方气候干旱,加之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季多大风天气;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易形成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
【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第(1)题,可以从图中看出,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集中在3、4月份,主要为春季。第(2)题,主要北方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更加干旱;春季多大风天气;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易形成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
【点评】第(1)题,学生仔细看图,知道春季有哪些月份,便可作答。第(2)题,主要结合到日常思维习惯去思考分析原因,主要是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此题较难,难以全面的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