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学会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范画,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自主探索用线条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三、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的组合与色彩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并说出感受。
四、教材分析:
(岭南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紧扣学习线条与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线条、色彩或线条与色彩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受。五年级的学生的年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过度期,但形象思维仍占主题地位,因而直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多角度激活学生的视觉、触觉、感觉,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具象、意象、抽象的画面。
五、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有关线条与色彩的造型,是两个方面的题材,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伴随音乐以线条与色彩的游戏为兴趣点,灵活有趣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动,教师伴舞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激活学生的视觉、触觉、感觉,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具象、意象、抽象的画面。
六、教学策略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着力在凸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入课堂,并引导学习美妙多变的线条。通过“联想→欣赏→对比→探究→再欣赏→感受→认知→评价→拓展”等环节,形成本课的教学结构联系,产生出积极的整合效应,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学习动机,力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极简
七、教学过程:
环节 师生互动预设 设计意图
线的变化 1.欣赏作品,复习回顾:
师生欣赏梯田水墨画,复习点线面知识。
教师提问: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造型三兄弟”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从画面中找出点、线、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最主要的造型元素(线条),并板书课题“线条”。
2. 比较线条,找出变化:
教师在电子白板画出四组曲直、粗细、长短、疏密不同的线条。分别提问:老师画的两种线条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多变的”。 复习回顾点线面的造型基本知识。
认识和分析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疏密变化。(目标一)
学生可通过观察教师画线条掌握绘画技巧。
线的美妙 1. 找准感觉,体会美妙: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线条所产生不同的感觉:
曲直与软硬,粗细与轻重,长短与快慢,疏密与松紧。板书课题“美妙”。
2. 揭示范例,共同分析:
教师绘画两幅简单的线条画,学生思考分析:联想到什么,线条给人什么感觉,美妙在哪里?
3. 线条游戏,尝试表现:(机动)
以“喜怒哀乐”为题,四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这些感觉,并自我评价:运用了哪些线条的变化,以及为何这样画。 理解和对比不同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觉。(目标二)
运用线条的变化表现一些简单的情感。(目标三)
线的表现 1. 欣赏名作,分析线条:
教师展示名作,学生分析线条的变化和美妙之处。
2. 根据题目,自我表达:
教师列出多种感觉的组合,供学生参考:
组合
学生同桌二人合作,尝试用线条自由的画出尽量多的组合。 向大师学习线条的运用,拓展视野。
完成课堂作业。
线的展示 学生同桌二人合作完成两幅作品
1. 探究条件三(教学目标三):
教师展示条件三:能正确的对待玩具。
2. 大胆构思,畅所欲言:
教师提醒学生回顾“女王的信”中提到存在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提出建议。 基于欣赏评述课型的把握,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线的延伸 1.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2. 教师展示其它用线创作的形式。
3. 教师提出“试一试自己设计玩具”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可在课堂空余时间进行。)
4. 学生课后互相讨论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课后延伸学习的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