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6 06: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综合算式,了解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认识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了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过程体会混合运算的相应顺序,能联系计算过程归纳、概括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增强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学习新的收获,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认真计算和按规格认真书写,以及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一)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
1、出示例题。
谈话:我们刚学习过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新
的内容。现在先看一个实际问题。
出示例1主题图和问题(1)
提问:这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要解决的
是什么问题?
2、分析解答。
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一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交流:解答的过程对不对?这里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为什么要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
指出:要求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要用3本笔记本的价钱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因为3个书包的价钱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用乘法算出买一3本笔记本要多少元,再用加法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
3.列综合算式计算。
(1)说明:上面解答时的这两个算式,可以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这样写:5和3相乘后加书包20元。(板书综合算式)像这样把上面一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的一个算式叫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大家一起读两遍:综合算式。
(如果有学生列成综合算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联系分步算式,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和分步算式有什么联系,明确这样的算式,是由两个分步计算的算式合起来的,叫综合算式)
说明:这是一个乘法和加法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2)提问:你认为这个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这个算式里,要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所以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时要另起一行写等号,而且要像这样等号比算式超前一格。(板书等号)然后先算乘法,算出得数算加法,最后算出得数,等号和上面一行对齐写。(板书等号)
追问:这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顺序在课本上计算得数,填写完成算式,结果填在答句里。-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根据交流板书完成递等式)
说明:像这样一步步计算写出的等式,叫递等式。(板书:递等式)用递等式计算时,等号要像写在算式前一格,两步计算的等号要对齐;先算出的得数写在原来对应的位置,后算的这一步的符号和数照抄下来,接着算出得数。
(3)提问: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是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顺序计算的?你能联系实际问题说说为什么要先算乘法这一步吗?
小结:这里是一道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的题,从实际问题的题意看,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事实上数学也是这样规定的:在有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1.列出算式。出示问题(2)。
提问:这里要解决的什么问题?求找回多少元,需要怎样算?-
引导:找回的钱,要用付出的50元减去2盒水彩笔的钱。能列成综合算式解答吗?请小朋友说说看。(学生说出一综合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计算得数。
提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算找回多少元,就要先算出15×2表示的2盒水彩笔的钱,然后从50元里减去相乘的积。
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算式,独立分步完成递等式计算,填写答句。
交流:这个算式是怎样算的?先算乘法,递等式是怎样写的?(说明不算的一步照抄下来,先算的把得数写在和原来对应的位置上,并板书递等式.,完成计算。)
(三)归纳运算顺序。
引导:上面计算的两道题,是有哪些计算方法的算式?
比较上面两题计算过程,你发现计算过程的共同点是什么?
说明:我们刚才计算的是乘法和加法、乘法和减法的两步计算、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我们从上面的计算中发现,在乘法和加法、乘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都是先算的乘法。实际上,数学就是这样规定的,在像上面这样有乘法和加法、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里,应该先算乘法。(板书: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二、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把要先算的一步画线表示出来。
交流:这里每道题各要先算哪一步,和大家说一说。(指名交流).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结合强调后算的要在递等式中按原来位置照抄下来,有错的订正。
追问:在乘法和加法、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里,先算什么?
说明:在乘法和加法、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判断并改正错误。
交流、:有哪些题有错误?你能说说每题错在哪里,是怎样改正的吗?(分别指名说明,并呈现学生改正的式子和结果)
强调:在计算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首先要注意不管乘法在算式的前面还是后面一步,都要先算乘法;其次要注意暂时不算的一步,在递等式里要在原来的位置照抄下来,不能写错位置或漏写。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比较:大家先观察,找出每组两道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交流:哪位来说说每组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说明:每组两题里3个数按排列顺序数完全相同,但前后的运算符号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引导:在运算时会有什么不同呢?请你自己独立计算,看看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每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计算结果相同吗?第三组题都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算法上有不一样?通过比较和计算,你有什么体会或发现要提醒大家的?
说明:在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但在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两个什么问题。
提问:求第一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数量关系式)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吗?每人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列综合算式的?(教师对应数量关系式板书出综合算式)这个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说明: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可以先想数量关系式,看要先算什么;然后可以像这里一样,对应数量关系式里的需要的条件,列出综合算式来解答。
这里怎样计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得数)
(2)引导:第二个问题可以先想数量关系式,列出综合算式。求向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板书数量关系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看看怎样计算的 (检查计算)
(3)引导:根据刚才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吗?
说明: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算式。
三、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
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
练习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6题。
板书设计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5×3=15(元) 5×3+20
15+20=35(元) =15+20
=35(元)
综合算式
50-15×2
=50-30
=20(元)
如果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