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2018工作人员自我鉴定总结(3篇)
我自从进入xx网络公司工作以来已接近3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工作和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经验与课本理论知识的巨大差异,所谓“从实践来,到实践去”。而我却从“白色的象牙塔”到达“水泥深林”也从“空楼阁”直接跳到“地面”上成为一个网络工作者,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尤其是当我站在电脑面前面对众多软件七窍通了六窍的时候,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只有付出更多的汗水与辛劳,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所幸的是,单位领导们尤其是我的两位经理给了我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加上同事们毫无保留的“授业解惑”,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工作近三个月,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网络工作者需要的事足够的耐心与细致,首先需要改正的就是尚显浮躁的心态,有时候做事只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从而出现了一些数据或者文上的错误;有时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忽略了其他事情与此事的关系,造成前后矛盾或者数据不符,尤其是文编辑这种逻辑性极强的工种,更需要时刻警醒自己。如果不是同事们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
22
课
联合国
课标要求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⒈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联
合
国
United
Nations
(UN)
联合国总部大厦
联合国徽
现任秘书长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一、联合国的成立
1.地位
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
全球性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
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
2.历史背景
①1946年国际联盟瓦解
②二战浩劫呼唤新的维和国际组织
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人们向往和平
3、创建历程
①提出设想:
②名称由来:
③正式筹建:
④确立原则:
⑤通过宪章:
⑥正式成立:
5、意义:
3、创建历程
①提出设想:
②名称由来:
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正式筹建:
1943年美英中苏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④确立原则:1945.2雅尔塔会议
确立了“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
⑤通过宪章:
1945.4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⑥正式成立:
1941年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5、意义:
是二战胜利的产物,
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洛克菲勒出资85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地皮,无条件地赠送给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这块地附近大面积的地皮全买下了。
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美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已成为当代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9层的联合国总部—纽约玻璃宫
联合国徽
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标志
联合国会徽
(1946年通过)
二、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主要机构
1、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促进国际合作
构成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
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的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
构,每年召开一次,时间是9月中
旬,会期一般为3个月,人们称它
为“马拉松式”会议。
每年9月联大开会时,各会员国通常由外交部长、总理或国家元首率领代表团参加大会。大会享有广泛的职权,可以就宪章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问题及联合国任何机构的职权问题进行讨论。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大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须由2/3多数通过;对于“一般问题”的决议,半数以上通过即可。
大会通过的决议虽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代表着国际社会的道义权威。
联合国大会
安全理事会
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它有权对国际争端进行调查和调停,可以采取武器禁运、经济制裁乃至使用武力等强制性措施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和安全。
每个理事国都有1个投票权,程序问题要至少9票才能通过。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实行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即每项决议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便不能通过。
国联盟约·第五条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者,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
全体一致原则
含义: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态度一致。这一原则集中表现在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上。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者缺席不被视为否决,不影响决议的通过。
评价:
①吸取了国联“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止侵略和战争的教训,大国一致原则更能发挥实效性。
②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体现了大国间的合作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③形成大国主导的特点,且因为不利于一些中小国家的利益而备受批评。
国联:全体一致原则
联合国:五大国一致原则
经社理事会由54个理事国组成,
经大会选举产生,任期3年。
职能:研究有关国际间经济、
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
及有关问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召开国际会议,并起草公约草案提交联合国大会审议。理事会实质性会议
每年7月举行一次,讨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理事会全年的工作在其各附属机构,即各委员会中进行,这些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并向理事会提出报告。
我国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便一直当选为理事国。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是个主要机关,负责监督二战结束时11个尚未独立的领土或割自敌国的领土的管理情况,直到它们获得自治。由于使命已经完成,理事会于1994年决定暂停工作,只在需要时才开会。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为了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司法机构,设在荷兰海牙,负责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职责。它由15名法官组成,法官由大会和安理会分别选出。1993年底我国史九镛教授当选为国际法院新一届法官。
秘
书
处
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担任重大的国际政治责任。秘书长由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任期5年。秘书长在国际事务中以联合国代表的资格出现,代表联合国与会员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联系。为帮助解决国际争端,秘书长可进行调停,或在幕后进行“悄悄的外交”。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
其职责是为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服务,
并负责执行这些机构所制定
的方案和政策。现
任秘书长为葡萄牙人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3、主要机构
①联合国大会:(审议表决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②安理会:(维和机构)由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0个)和常任理事国(5个)组成
③秘书处:(行政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其产生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任命。
④经济社会理事会:反饥饿、反疾病、反愚昧
⑤托管理事会:1994年11月1日完成使命停止运作
⑥国际法院:(司法机关)荷兰海牙
三、风雨历程
阅读教材,找出联合国发展经历的时间段。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70年代后
90年代末
材料一
:
1950年7月7
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
随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加剧,在“冷战”期间联合国内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相对峙的格局。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安理会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1)从材料一可知,联合国成立初期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为什么?
美苏政治斗争的工具
1950年
朝鲜战争
联合国军
地位和作用:
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和美苏争霸的场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原因:
①冷战的国际背景;
②美国成为头号强国;
③苏联是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一方面为世界和平作出一些贡献。
1948年
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1.第一阶段:
1945年建立到1960s初
另一方面又因美苏争霸而一度为美国所控制,成为美苏推行强权政治的工具。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安理会组织联合国军进行干涉。
葛罗米柯
冷战期间,苏联共使用过116次否决权。由于苏联屡次使用否决权,以致从1957年到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得到了一个“摇头先生”的绰号。而美国则使用了80次否决权。
从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57次否决权。其中,中国5次,法国18次,英国32次,美国80次,苏联/俄罗斯122次。
贡献:1960年《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宣布民族自决权,有力的推动了非殖民化进程
第三世界力量加强;联合国逐渐摆脱了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⑴改变:
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成为重要的国际讲坛.
⑵原因:
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②第三世界崛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③美国自身实力下降,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第二阶段:
1960s初到1980s
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样,非洲的独立国家就达到26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为什么?
3.第三阶段:
1980s末以来
材料四:
随着霸权地位的巩固,美国越来越无视联合国的作用,这日益引起人们的不安。
2003年3月20日,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本·拉登相勾结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
材料三:1990年3月,在联合国大力协助下,纳米比亚成为独立的共和国,至此非洲大陆非殖民化的历史使命最终完成。
近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在推动“热点”问题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两伊停火的实现,以及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国际文件的签订等都与联合国的努力分不开,充分显示了联合国的权威性和积极作用。
⑴地位和作用:
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权威性遭到挑战
⑵原因:
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对联合国采取“有用则用,无用则甩”的态度.
四、维和贡献
【铸剑为犁】
象征着人类要求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弯曲的手枪】
四、维和贡献
(1)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避免、减缓国际冲突。
(2)为裁军和军备控制做出积极努力。
(3)部署维和行动,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的冲突。
①第一次维和行动: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停战监督组织
②第一支维和部队: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
③第一次强制性决议:两伊战争中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
④化解战争危机的成功事例:海湾危机中安南的斡旋
人道主义援助
2004海啸
难民
维护社会治安
反恐
促进民族和解
印巴、巴以
重建有效率的政府
海地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所扩大,远远超出维和任务,还有?
2008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汶川映秀镇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向他介绍汶川地震灾区情况。
在维和方面,多年来中国为在联合国框架内妥善解决柬埔寨、中东、伊拉克、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先后派出了3000多人次的军事观察员、成建制部队、警察和民事官员等参与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并加入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机制。目前,中国有1500人正在参与11个维和行动,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国维和部队出发赴利比里亚
中国第二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
我国首批维和女军人
相同点
不同点
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④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⑤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①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
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比国联更有效
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联合国与国联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国联:
1)发挥过一些积极作用,实质是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大战.
2)反共与委任统治政策,干涉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并压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3)一直为少数大国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
.
联合国:
1)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将两种社会制度都纳入国际体系;推动了非殖民地化进程.
3)六七十年代后第三世界发挥重要作用,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成为伸张正义的国际讲坛。
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
①建立基础不同:
国联: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
联合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世界和平的胜利。
②组织方式不同:
国联:长期排斥苏俄,美国未加入,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决议全体一致的原则限制了国联行动。
联合国:普遍性、广泛性,容纳社会主义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重大问题上大国一致原则,普通问题上的多数原则,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
③国际形势不同:
国联:一战后苏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帝国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联合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1、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在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
(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普遍安全宣言》 D.《联合国宪章》
C
2.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为( )
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都宣布要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由美国提议组建
④都受到美英法等大国的操纵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3.联合国负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职能机构是( )
A.联合国大会
B.安理会
C.非殖民化特委会 D.联合国秘书长
B
4.“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
5.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D
6.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B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
D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决定权
7、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当前,联合国改革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安理会改革成为关注焦点。安理会改革引人注目是因为(
)
A.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B.安理会表决实行理事国一致原则
C.安理会有权否决联合国其他机构的决议
D.安理会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8.联合国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是
A《联合国宪章》规定美国有特殊权力
B
联合国总部在纽约
C
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资本主义占多数
D
凭借经济军事实力美国控制大多数成员国
9.联合国和国联的共同之处是
A
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
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
成员国包括了所有大国
D
都宣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10.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最重大的是
A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题
B
核武器威胁消失,各大国重视发展经济
C
美欧日三极之间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经济冷战对手
D
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西方
11.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是
①朝鲜战争②印巴战争
③纽伦堡审判④巴勒斯坦分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④
12.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①《世界人权宣言》
②《联合国宪章》
③《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④
《大西洋宪章》
A
①③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B
B
13.下列对联合国所起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两极争霸期间一度成为美、苏两国进行政治斗争和政治交易的场所
B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受到挑战
C
20世纪70年代以后,联合国被控制在少数国家手中
D
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合国发生了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变化
14.下列对联合国工作机构职责叙述错误的是
A
联合国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
B
安理会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安理会对国际安全问题负有重大责任,有权调查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
D
联合国秘书处设秘书长,来自于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1945年,中国是联合国____________之一。
2、_______年以后,新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3、_______年(26届联大),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
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1、中国坚持以__________实现________
2、中国坚持以__________实现________
3、中国是_________的最早_______和_______之一
因为: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享有_____权。
三、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是联合国中拥有__________的国家之一。
创始会员国
1949
1971
重要影响
否决
多边主义
共同安全
互利合作
共同繁荣
联合国改革
倡导者
支持者
知识拓展:中国5次使用否决权
从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57次否决权。其中,中国5次,法国18次,英国32次,美国80次,苏联/俄罗斯122次。
第一次:1955年12月13日,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否决了安理会关于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二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三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在安理会上提出的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四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理由是危地马拉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以及每年在联合国总务委员会上联署所谓要求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第五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理由是马其顿政府在当年1月与台湾进行所谓“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