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 三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解析08 化学计算及有关NA描述的正误辨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 三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解析08 化学计算及有关NA描述的正误辨析(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16 15: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化学计算及有关NA描述的正误辨析
1.[2020·新课标Ⅲ]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
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氮气中核素未知,中子数未知,故无法确定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的中子数,故A不正确;B.1 mol重水比1 mol水质子数相等,仅中子数不等,故B不正确;C.石墨烯和金刚石为碳的同素异形体,故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C正确;D.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包含溶质NaCl和溶剂水,故溶液含有电子大于28NA,故D不正确;正确答案C。
2.[2020·浙江7月选考,19]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 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应有转化为
C. 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
D. 浓度为的溶液中,阴离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A. 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则4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7)-(+2)]=20mol,即转移电子数为20NA,A正确;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以及Cu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u-2e-=Cu2+,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即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Cu失去的电子应小于1mol,阳极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阳极反应的Cu的质量小于0.5mol×64g/mol=32g,B错误;
C.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求出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C错误;
D.n(Na2CO3)=0.100mol/L×1L=0.100mol,由于发生水解:+H2O?+OH-、+H2O?H2CO3+OH-,故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00mol,阴离子数大于0.100NA,D错误;故仅A选项符合题意。
3.[2020·浙江7月选考,27] 溶液与锌粉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反应后最高温度为。
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请计算:
(1)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J。
(2)反应的______(列式计算)。
【答案】
(1).
(2).
【解析】
(1)100mL 0.200mol/L CuSO4溶液与1.95g锌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Zn=ZnSO4+Cu,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可知,溶液的质量m==1.00g/cm3×100mL(cm3)=100g,忽略金属吸收的热量可知,反应放出的热量Q=cm=4.18×100g×(30.1-20.1)= 4.18×103J,故答案为:4.18×103;
(2)上述反应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n(CuSO4)= 0.200mol/L×0.100L=0.020mol,锌粉的物质的量n(Zn)==0.030mol,由此可知,锌粉过量。根据题干与第(1)问可知,转化0.020mol硫酸铜所放出的热量为4.18×103J,又因为该反应中焓变代表反应1mol硫酸铜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则可列出计算式为:,故答案为:(答案符合要求且合理即可)。
4. [2020·浙江1月选考,20]设[aX+bY]为a个X微粒和b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g)+O2(g)=H2O(l) ΔH=-286 kJ·mol?1,则每1 mol [H2(g)+O2(g)]生成1 mol [H2O(l)]放热286 kJ
B. Cr2O72-+ne?+14H+=2Cr3++7H2O,则每生成1 mol Cr3+转移电子数为3NA
C. Al3++4OH?=[Al(OH)4]?,说明1 mol Al(OH)3电离出H+数为NA
D. 1 mol CO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n(CO32-)+n(HCO3-)+n(H2CO3)=1 mol
【答案】C
【解析】A项、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1 mol [H2(g)+O2(g)]生成1 mol [H2O(l)]放热286 kJ,故A正确;
B项、由铬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2 mol Cr3+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1 mol Cr3+转移电子数为3NA,故B正确;
C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1 mol Al(OH)3电离出H+数小于NA,故C错误;
D项、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1 mol CO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的盐溶液中,n(CO32-)+n(HCO3-)+n(H2CO3)=1 mol,故D正确;
故选C。
5. [2020·浙江1月选考,27]为测定FeC2O4·2H2O(M=180 g·mol-1)样品的纯度,用硫酸溶解6.300 g样品,定容至250 mL。取25.00 mL溶液,用0.100 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1 0.00 19.98
2 1.26 22.40
3 1.54 21.56
已知:3MnO+5FeC2O4·2H2O+24H+===3Mn2++5Fe3++10CO2↑+22H2O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该样品中FeC2O4·2H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写出简要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5.2
×100%=95.2%
【解析】 由于第二次滴定数据误差较大,应该舍弃,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根据反应方程式:3MnO+5FeC2O4·2H2O+24H+===3Mn2++5Fe3++10CO2↑+22H2O进行计算,该样品中FeC2O4·2H2O的质量分数是92.5%,计算过程为
×100%=95.2% 。
6.[2019·新课标Ⅱ] 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解析】A.的中子数为3-2=1,则3g的中子数为=NA,A项正确;
B.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0.1mol/L×NA mol-1 =0.1NA,B项错误;
C.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1mol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A mol-1 =6NA,C项正确;
D.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正丁烷与10g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mol-1 =13NA,D项正确;
答案选B。
7.[2019·新课标Ⅲ]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 c()+2c()+3c()+ 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常温下pH=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因此每升溶液中H+数目为0.01NA,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正确;
C、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C错误;
D、加入NaH2PO4固体,H2PO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错误;
答案选B。
8. [2019·浙江4月选考,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答案 D
解析 1个CH2===CH2分子中包含4个单键和1个双键,而1个双键中有2个共价键,故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A项正确;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包括Na+、Cl-、H2O、H+、OH-,故微粒数大于0.5NA,B项正确;HCHO和CH3COOH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0 g HCHO和CH3COOH混合物中含“C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C原子数为NA,C项正确;2.3 g Na与O2完全反应,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D项不正确,故选D。
9. [2019·浙江4月选考,29]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链状有机化合物X,只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且羟基数目大于羧基数目。称取2.04 g纯净的X,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672 mL氢气(标准状况)。请确定摩尔质量最小的X分子中羟基、羧基数目及该X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写出简要推理过程)。
【答案】 n(H2)=0.03 mol,设X中羟基和羧基的总数为m(m>2)
则n(X)=(0.03×2)/m mol=0.06/m mol,M(X)=2.04m/0.06 g·mol-1=34m g·mol-1
m=4,M(X)=136 g·mol-1,含有3个羟基和1个羧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解析】 假设有机物X的摩尔质量为M,含有羧基和羟基的总数为m(m>2),根据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结合有机物X的质量为2.04 g列出等式:n(X)×m=0.03×2 mol,n(X)=,解得M=34m g·mol-1,对m进行讨论,若m=3,M=102 g·mol-1,由于羟基的数目大于羧基,故含有2个—OH和1个—COOH,除去—OH和—COOH,剩余基团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1,只能为1个C和11个H,不存在这样的有机物,应舍去;若m=4,M=136 g·mol-1,由于羟基的数目大于羧基,故含有3个—OH和1个—COOH,除去—OH和—COOH,剩余基团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1,可能为3个C和4个H,有机物的一种结构可能是,符合条件。
10.[2018·课标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答案】B
【解析】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A,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一个Ar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A,B正确;
C、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A,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A,D错误。答案选B。
11.[2018·课标Ⅱ]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答案】C
【解析】A.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
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反应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答案选C。
12.[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 g镁和27 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 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C.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 mol重水含有10 mol中子。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 mol水含有8 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选项C错误。
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 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 mol乙烯有6 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
13.[2018·海南]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A
B.18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C.28 g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
D.1 L 1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和Cl?的数目均为1NA
【答案】C
【解析】A. 金刚石中每一个碳原子有四条共价键,但一个碳碳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即一个碳原子只分摊2个共价键,所以12 g金刚石中,即1mol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2NA,故不符合题意;
B. D2O的摩尔质量为(2×2+16)g/mol=20g/mol,则18 g的D2O中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9 NA,故不符合题意;
C.乙烯和环已烷的最简式都为CH2,故等质量的气体所含原子总数相同,所含原子总数为 3 NA=6NA,符合题意;
D. NH4+会发生水解,故数目<1N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 [2018·浙江11月选考,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A
B. 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 8 g 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答案】D
【解析】A、由选项可知1 mol S8中所含共价键为数目为8NA,32gS8为0.125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A,故选项A正确。B、H218O和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质子数均为10,2g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NA,选项B正确;C、1mol氧化铜被氢气还原转移电子数为2NA,8g氧化铜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选项C正确;D、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物质的量为0.5mol,氯气与水之间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溶液中Cl-、C1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小于NA,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15. [2018·浙江4月选考,20]设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g的2H216O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
B. 32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6NA
C. 26gC2H2与C6H6混合气体中含C—H键的数目为2NA
D. 120g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A项,2H216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0g即为0.5mol,2H216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0.5mol的2H216O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5NA,故A项正确;
B项,32gS物质的量为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4NA,故B项错误;
C项,可以直接将其看做最简式CH计算,26g混合气体含有2molCH,即得含C—H键的数目为2NA,故C项正确;
D项,120gNaHSO4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NA;120g KHSO3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A;所以120g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故D项正确。
16. [2018·浙江11月选考,29]某红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为探究其组成,称取m g该固体粉末样品,用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称得固体质量为a g。
已知:Cu2O+2H+===Cu+Cu2++H2O
(1)若a=____________(用含m的最简式表示),则红色固体粉末为纯净物。
(2)若a=,则红色固体粉末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mol(用含m的最简式表示)。
【答案】 (1) (2)
【解析】 (1)若红色固体粉末只是Fe2O3,则和稀H2SO4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所以红色固体若为纯净物,只能是Cu2O,根据
Cu2O+2H+===Cu+Cu2++H2O
mol mol
所以a=×64=m。
(2)设Fe2O3、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
Fe2O3+6H+===2Fe3++3H2O
x 2x
Cu2O+2H+===Cu2++Cu+H2O
y y y
2Fe3++Cu===2Fe2++Cu2+
2x x
根据题意
所以x=。
17. [2018·浙江4月选考,29]称取4.00g氧化铜和氧化铁固体混合物,加入50.0mL2.00mol·L-1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5.60g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固体的质量为3.04g。请计算:
(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100mol (2). 2.40g
【解析】过程发生的反应:CuO+H2SO4=CuSO4+H2O,Fe2O3 +3H2SO4=Fe2(SO4)3+3H2O,Fe+CuSO4=FeSO4+Cu,Fe+ Fe2(SO4)3=3 FeSO4,所得固体为置换出的铜和剩余的铁的混合物,以此解答。
【详解】(1)过程发生的反应:CuO+H2SO4=CuSO4+H2O,Fe2O3 +3H2SO4=Fe2(SO4)3+3H2O,Fe+CuSO4=FeSO4+Cu,Fe+ Fe2(SO4)3=3 FeSO4,
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硫酸亚铁,根据硫酸根守恒,得到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n=0.05L×2.00mol/L=0.100mol;
故答案为0.100mol;
(2)根据(1)的结果,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铁元素n(Fe)=n(FeSO4)=0.100mol,质量m=0.1000mol56g/mol=5.60g,等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说明3.04g固体中含有氧化铜中的铜及剩余铁的质量,这些铁的质量恰好等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
设氧化铜xmol,氧化铁ymol,则有:
80x+160y=4.00,64x+112y=3.04,解得x=0.03,y=0.01,
氧化铜的质量是0.03mol×80g/mol=2.40g,
故答案为2.40g。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