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框
轴
轮
滑轮:周边有槽,绕固定轴转动的圆轮。
滑轮组成
采用绳和一个滑轮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活动1: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动滑轮和定滑轮
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
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
使用时滑轮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1.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四个钩码重.
活动2: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2.按图所示从不同方向匀速拉弹簧测力计,比较每次拉力和钩码重力的大小.
3.并比较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端点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定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也不省距离,
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活动3: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四个钩码和滑轮的总重.
2.按下图的方法用测力计竖直向上和斜向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端点移动的距离s,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动滑轮的特点:
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且费距离。
活动4: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
滑轮实际上还是 的模型。
杠杆
F
G
O
L2
L1
L1
L2
=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F = G
根据F1 × L1=F2 ×L2
即F× L1=G ×L2
F
G
O
L2
L1
L1=L2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F = G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
定滑轮
l1
l2
.0
3: 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1:支点在轴心O处。
2: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4: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 重力大小。( F=G)
5: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F
G
F
F
O
L2
F1
L1
F2
= r
= 2r
根据F1 × L1=F2 ×L2
L1=2 L2
F1=1/2 F2
即:F1 = 1/2 G
=G
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二倍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可省一半力。
O
L2
F1
L1
F2
= r
﹤2r
根据F1 × L1=F2 ×L2
L1<2 L2
即:F1 > 1/2 G
=G
动滑轮在使用时,不是竖直向上拉时,动力臂不等于阻力臂二倍,也就不是省一半力
F
G
动滑轮(竖直向上拉)
l2
l1
1:支点在边缘O处
2: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动力F为阻力G的
倍
1
2
1
2
F=
G
3: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5: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施力方向且费距离。
O
.
4:G是指动滑轮和物体总重。
2.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 )
A.沿1方向拉力最小B.沿2方向拉力最小
C.沿3方向拉力最小 D.沿三个方向拉力 相同
1. 使用动滑轮可以( )
改变力的方向 B. 不省力
C.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活动5:课内训练
c
D
省一半力
3.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能改变 动力的方向
C.动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C
4.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利用滑轮将两块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重物的重为60N,滑轮的重、滑轮轴的摩擦、细绳的重均忽略不计,则甲需要用力 N,乙需要用力 N。
60
30
5.用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200N的水箱,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 N,人拉绳子A的动力为 N(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200
100
6、如图所示,物体重G=5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N,挂钩A承受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米。
B
A
F
50
30
30
0.25
7.一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种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
B. 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使用中滑轮的轴不动
不省力且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
定义:
特点:
实质:
定义:
特点:
实质:
小结:
使用中滑轮的轴随物移动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省力杠杆
作业:
1、课下认真复习和巩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知识。
2、完成创新6.6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