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6 09: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分子》
学案
一.
学习内容
《认识分子》
第十章第一节。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知道分子非常小,大多数分子的直径为10-10m;
2.学习领会猜想的方法,经历通过计算认识分子“小”和“多”的过程,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丰富的想像力;
3.
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4.通过学习吸烟的危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安全等习惯。
三.学习重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大多数分子的直径为10-10m;
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的“小”和“多”。
四.学习难点
1.体会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五.学法分析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观察法
2.猜想法
3.自学法
4.小组合作学习法
5.比较、分析、归纳法
6.展示交流法
六.课前预习
1.我的疑问:
2.联系生活:
七.导学课堂
聚焦目标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1.阅读课本104页“德谟克里特的猜想”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猜想]古希腊有个叫做“德谟克里特”的哲学家对这些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就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如果你就是“德谟克里特”,那么你根据平时的观察,认真思考,说说你的猜想。
(2)[学习方法]:猜想是

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

(3)[小结]
[情感教育]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小的科学家。
聚焦目标二:什么是分子
2.阅读课本105页“什么是分子”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自学]历史上科学家认识分子的过程。在课本上用“—”符号划出来。
(2)[小结]什么是分子呢?
(3)[合作学习,展示汇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为什么?举例证明。
例证一:
一杯可口的水喝起来没有味道,糖块固然是甜的,当把糖块放入水中,糖溶化后,看不见糖了,但喝一口却有了甜味。由此可知,水无味的性质是由水分子来保持的,而糖水的甜味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糖分子来保持的。
例证二:我们平时吃馒头会感到有甜味,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本身不具有甜味,但淀粉在口腔内经过消化初步消化成具有甜味的麦芽糖。原来的淀粉变成了现在的麦芽糖。原来的淀粉分子变成了现在的麦芽糖分子。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例证三:
例证四:
(4)[链接]教师出示多媒体视频解疑释惑“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http://www.zxxk.com/huodong/2009jsj/Info.aspx?InfoID=74488
聚焦目标三:分子的大小
3.阅读课本106—107页“分子的大小”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自学]了解分子的大小。在课本上用符号“—”划出来。
(2)[互学]想象分子的大小。
①资料体验:想像分子的大小。
②计算体验:想像分子的大小。
(3)[小结]
①组成物质的分子“
”而“
”。
②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m(或者
nm)。
聚焦目标四:物理学史的探究
科学家


物理知识
知识获取方法


7.学习总结
10.1
认识分子
知识点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2.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知识点二:什么是分子
3.分子:
4.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
组成的。
知识点三:分子的大小
5.组成物质的分子“
”而“
”。
6.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m(或者
nm)。
8.达标检测
A.基础性习题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微粒组成的,并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

A.微粒
B.分子
C.原子
D.电子
2.关于分子直径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约为0.1nm
B.约为0.1um 
C.约为0.1nm 
D.约为0.1dm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空气中一个细小的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一个的水分子
C.把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一粒铁粉就是一个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显微镜看到
C.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D.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5.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能保持物质
不变的最小微粒叫

6.猜想是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它是

之间的桥梁。
B.能力提升习题
7.体积为2cm3的水,含有6.7×1022个水分子,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如果将这些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成一队,则队伍有多长?这列队伍可绕地球多少圈?(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8.观察课本107页图10—8,设想把一块铜分成两小块,再把每小块一分为二,一直这样分下去,分到什么时候仍能保持铜的性质呢?
(联系化学所学知识回答)
C.联系生活习题(良好习惯的培养)
9.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这样的行为好不好?如果你看到别人抽烟,你会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对我们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更大。吸烟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时一个小小的烟头还会带来火灾,造成不必要的财产和人员伤亡。因此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一定不要吸第一口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习惯等

化学中的物理知识:
你的观点呢?
十二.课外拓展
1.去图书馆或上网参阅资料,了解分子的特点,写一篇关于分子的自述,并与同学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