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练习
训练1
神奇的电子书包
①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梁,也压痛了父母的。
②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③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④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⑤但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十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⑥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程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⑦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由第②③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个来。(每个特点请用三个字概括)
① ② ③
3、请分析第②自然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
4、第④自然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5、从第⑤自然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 ,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 。(两处空白均用文中的话回答)
6、结合选文,选出不属于电子书包的使用意义的一项。( )
A、有利于环保 B、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C、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 D、有利于掌上电脑的使用和普及
7、文中第⑥自然段加线句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其目的在于说明什么?
训练2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蜒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蜒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蜒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翼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翼折断,招致机坠人亡。蜻蜒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翼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比一比,组成词语。
誉( ) 折( ) 搔( ) 坠( )
誊( ) 拆( ) 骚( ) 堕( )
2、蜻蜓被誉为“飞行之王”是因为什么? (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
3、蜻蜓能做那么多种“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加点的词“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能否先写第3自然段的内容,再写第2自然段的内容?为什么?
7、查找资料,说说什么是仿生学。
训练3
①1963年,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三年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精确测量云高、遥测烟羽扩散和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分布等工作。
②激光的优点是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因而激光雷达可以探测到很远的目标物。一般来说,激光雷达更适宜探测晴朗的天空,比如,利用激光可以很准确地探测高空激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也能测到一公里以下逆温层的生消和高度。激光雷达还可以测得大气结构在短时间的突变,这是常规探测所不能发现的。在大雾或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如海洋、沙漠)确定和测量目标物的能见度,也是激光雷达的“拿手好戏”,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人眼很难辨别距离和目标物,唯有激光可以根据光学特征确认目标物并测出距离。
③和激光相比,人类利用微波探测大气的历史更长一些。
④人们很早就发现,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强烈吸收又强烈辐射,大气辐射出的这些微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了干扰“噪音”。这些来自空中大气的“噪音”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大气的热力状况和水汽含量等物理特性,如果用相应频率的微波辐射仪器把它们接收下来,通过一定的转换方式,就能反映出大气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
⑤利用微波探测大气,其“项目”是非常多的。第一,它可以探测各个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垂直分布。第二,它可以进行云物理探测。如云状、云高、对流云的强度以及云中空气垂直运动、云中湿度分布等。第三,利用微波能够检测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分布,可测量逆温层的高度和厚度,从而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客观而准确的数据。第四,利用微波还可以探测到目力无法观测到的晴空湍流,对于避免飞机颠簸、保证飞行安全,作用非常明显。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②自然段说明了激光雷达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第③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主要起什么作用?
4、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它们”指什么?
5、下列不属于微波探测的项目是( )。
A、晴空湍流 B、对流云的强度 C、云中温度分布 D、高空激流
6、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唯有”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7、请提取文中画线句子的主干。
快乐练习参考答案
训练1
1.电子书包 2.①体积小 ②重量轻 ③容量大 3.强调说明电子书包的重量很轻 4.因为电子书包不仅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5.价格还嫌太贵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 6.D 7、目的是说明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
训练2
1.略 2.会表演各种飞行“特技”。 3.靠神经系统控制翅的斜倾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4.不能删掉。因为并非所有鸟类都不能做“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的“特技”表演,删掉后不符合实情。 5.说明了蜻蜓具有高超飞行能力的根本原因,并从仿生学角度说明研究昆虫飞行与构造机能特点所取得的成果。6.不能。因为人类了解事物总是从研究现象开始,然后才能发现科学规律。 7.略
训练3
1.利用激光雷达和微波探测大气。 2。第一,能探测到很远的目标物;第二,可以测得大气结构在短时间的突变;第三,在大雾或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确定和测量目标物的能见度。 3.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来自空中大气的“噪音”。 5.C 6.突出了只有激光才能根据光学特征确认目标物并测出距离。 7.微波带来了“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