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果的人
教学内容: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
教材分析:吃瓜果的人很常见,但每个人的吃相都不同,这点很少受到关注。本课教材以“吃瓜果的人”为题,让学生体会瓜果的香甜,除激发兴趣外,还要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细心观察与发现,使学生学会用夸张的手法把吃瓜果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
教学对象分析:小朋友大多喜欢吃瓜果,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吃到,对它们的颜色、味道也比较熟悉。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心中所想的事物,该课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2.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在观察中联想夸张的部位如何表现。
3.在创造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
4.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
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朋友,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1.课件出示一群孩子在吃瓜果的图片。
2.说说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吃瓜果)
3.出示课题“吃瓜果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来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人在吃瓜果时不一样的表情和动态,让学生学会细心观察。】
二、课堂发展
师问:同学们喜欢吃瓜果吗?(喜欢)
1.课件出示瓜果图片。
师:那这些瓜果里面有没有你喜欢的呢?说说你喜欢什么水果?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是怎样的?
2.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吃的瓜果以及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
师问: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别人吃瓜果时的表情呢?(没有)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在吃瓜果时五官的变化及手部的动作)
4.请学生用一些词来形容图片中的人是怎样吃的。(教师提供大口大口地吃、狼吞虎咽地吃、快活地吃等词给学生参考)
5.请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词上台表演瓜果的不同吃法。(提供词语:大口大口地吃、狼吞虎咽地吃、快活地吃,并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
6.学生说说哪种吃法最有趣?那些部位或动作最有趣?(例如:嘴巴、眼睛或手等)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很常见,但一些小朋友们却能根据这些常见的情景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7.出示范画。
8.学生说说哪幅画比较有趣、夸张?哪些部位画得夸张、有趣?
(引导学生如何抓住吃瓜果的人的特征进行造型表现,画面要如何构图 )
9.作业布置:画一画吃瓜果的人,人物的表情要尽量夸张,有趣。
10.学生边听音乐边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构图要饱满,人物的表情要尽量夸张,有趣。)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回忆吃瓜果时的气氛,以及喜欢吃的瓜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是怎样的。通过吃瓜果的表演,让学生在“吃”的体验中感受瓜果的鲜美,并能观察到人在吃瓜果时的不同表情及动态,为待会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联想素材。】
三、作业展评 (将学生的作业贴于黑板上。)
1.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找一找同学的画中哪些部位最夸张、最有趣?(教师提供评价点:①有趣;②夸张;③有个性。)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我们才能画出生动、有趣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美术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五、拓展
1.创设情境,收集相关瓜果种植、收获等过程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甜美的果实从哪里来?(突出劳动创造生活,并让学生知道果实来之不易)
2.师小结:果实是果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果农种瓜果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甜美的果实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要好好珍惜食物。】
教学反思:
吃瓜果的人,几乎天天都能见到,但每个人的吃像都不同,这点很少受到关注。
本课教材以“吃瓜果的人”为题,让学生体会水果的香甜,除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细心观察与发现。本课以一群孩子吃瓜果的图片导入课题,目的是创设“吃瓜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表演瓜果的不同吃法,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关注“吃瓜果的人”的头部、五官、动态产生的变化。如:甜滋滋地,狼吞虎咽地,快活地吃。五官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学生学会用夸张的手法把吃瓜果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并进行想象引导。
这节课能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为目标。主要成功之处体现在学生很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将学生带进一个有趣的课堂,同学们在课堂上从各个角度来观察吃瓜果的人,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有趣的吃瓜果表演,使学生吃得高兴,玩得开心,学得轻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给予学生想象、创作空间,我充分运用课件展示图片,适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外在的直观刺激,为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本课的欣赏环节活动首先是在引导谈话引起学习兴趣之后,直接展示多张吃瓜果的人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新知的教学水到渠成;其次是学生观察吃相后的范作欣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赏析范作的独到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使审美体验的升华;最后是新课结束后的作业交流活动,这既能进一步巩固新知,又能起到放松学生的情绪作用,这时的欣赏还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本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整节课课堂活跃,学生兴高采烈,作业完成得不错,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满了激情。本课教学重视了课堂教学评价学科性。学生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对学生的发言有一个不同以往的评价,因此,我在评价学生时,积极寻找具有美术特色的因素加以肯定,例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色彩感觉真好,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等等。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更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我让学生参与评价,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快乐和喜悦。本课努力创造一个师生间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上得开心、学得有趣。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课堂活动时间有限,个别学生发言机会较少,作业的时间也感觉不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