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秋天的怀念
课文探究
一、主题探究
本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_____________和对母亲无尽的爱。
二、疑难探究
1.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脾气怎样的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3.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杯意》为题,好在哪里?
积累运用
一、基础达标
1.读重点字。
瘫痪( )( ) 沉寂( ) 憔悴( )( ) 诀别( )
暴怒无常( ) 翻来覆去( ) 淡雅( ) 仿膳( )
2.识多音字。
夏天的夜晚,他经常走出宿( )舍,整宿( )在操场上观察星宿( )。
3.辨形近字。
(1)他打开门,发现爸爸正在用铁chuí( )chuí( )打铁板。
(2)他在路边等dài( )还在花园里shì( )弄花草的哥哥
4.解关键词。
(1)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3)(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感知课文。
作者是通过生活中的哪些小事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的?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头至“她悄悄地出去了”,回答问题。
6.“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技法点拨
如何探究问题原因
一篇文章(文段)表意要明确,前因后果要清晰。探究问题原因是各类考试中的必考考点之一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即从外在原因到内在原因,从深层原因到背景原因展开论证。通常,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有多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在众多原因中,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有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探究问题原因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文中筛选出关键句;(2)结合自己的理解概括。但不论用何种方法,都要抓住问题,联系上下文及文章的主题具体分析。如果原因很多,建议分条概括。
7.“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8.下面文段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9.“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央求”一词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能力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侍弄(shì) 憎恨(zèng) 创伤(chuāng) B.沉寂(jì) 憔悴(suì) 仿膳(shàn)
C.诀别(jué) 淡雅(yǎ) 央求(yāng) D.高洁(jié) 烂漫(màn) 豌豆(wā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比喻机构、交通等不能正常运转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
D.黄色的花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4.(2019·长沙)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B.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C.地铁四号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决定了长沙地铁网是否迈入“米”字形时代。
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5.综合性学习。(16分)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新闻
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 漫画
(1)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3分)
(2)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8分)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儿就轮到你了!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比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100字)(5分)
二、品读提升(22分)
(2019·通辽)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我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我不停地祈求老爸赶紧接电话,每嘀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到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嘀嘀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不用盯。”我说。
?“不看着哪能行!”他坚持道。
?我说:“好,那你看着吧。”
?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深夜或者是清晨,特别害怕听到手机铃响,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他年纪大了,又一个人独住,生怕他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在身边,不能及时送去医院而发生不测。
?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陪在他左右,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随时掌握情况,或许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或者是平时父亲打电话来时我能多点耐心,不要问有事没事敷衍应付,他可能会多打几次电话过来,也不至于他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就把我吓破了胆。
?你是否也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如果你和我一样,害怕听到父母的电话,那也恰说明你对父母关心度不够。因为所有的恐慌和胡猜乱想都是因为茫然和未知。凡事用心了,努力了就会知己知彼,自然胸有成竹,也能泰然处之。做事如此,孝心亦是啊!
《亳州晚报》2018年12月3日,有删改)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7.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4分)
8.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4分)
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
9.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一下② ~ 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0.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难以割舍,选文和材料一、材料二中作者在表达对父母的情感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请简要分析。(6分)
[材料一]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选自朱自清《背影》
[材料二]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
儿活……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直击中考
(2019·贵港)社区开展“弘扬家风”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古代育人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家风。
曾子杀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母刺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顺”“邻里和睦”等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弘扬的家风。请将下面关于“孝顺”“邻里和睦”的名言补充完整。(请任选一项回答)
A.羊有跪乳之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远水难救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王为儿子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作品是一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寄托了老王对儿子怎样的希望。
立品定须成白璧 读书毋忽过青年
参考答案
课文探究
一、母爱 怀念
二、1.“我”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爱、包容、坚强乐观、无私勇敢热爱生活、睿智而又理解儿子的伟大的人。
2.(1)母亲要带“我”去看菊花,是对生命的热爱。(2)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3)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4)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3.《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积累运用
一、1. tān huàn jì qiáo cuì jué bào fù yā shàn
2. sù xiǔ xiù
3.(1)锤 捶 (2)待 侍
4.(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瘫痪 (3)喜出望外
5.(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3)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由绝望到重燃希望。
二、6.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没心情再照顾花了。
7.母亲“忍住”的既有儿子因为双腿瘫痪而不想活的痛苦,又有自身的病痛。
8.(1)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2)母亲细心周到,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3)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9.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受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品质。
能力提升
1.C [解析]A项中“憎”应读“zēng”,B项中“悴”应读“cuì,D项中“豌”应读“wān”。
2.A [解析]“瘫痪”在句中指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3.B [解析]“喊着”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4.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把“使得”去掉。C项一面对两面,应把“决定了”改为“标志着”,把“是否”去掉。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5.(1)11岁小女孩覃可欣为救妈妈增重捐髓。(2)示例:我快站不住了,你能扶我一下吗?奶奶,我来扶您。爸爸,你这样对奶奶,是在教我怎样对待父母吗?
(3)示例一: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动,都是我们形成良好传统和习惯的关键所在。同学们!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河中一粒闪亮的珍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星空下的一颗耀眼的星星。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善良来弘扬它!示例二:孝敬长辈(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地去为长辈(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陪长辈聊聊天,给奶奶洗洗脚,给爷爷盛饭,等等。长辈(父母)的爱需要我们的回报,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怀。不要让长辈(父母)寒心,让我们永远做长辈(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二、6.本文主要写“我”回复父亲未接来电的经过,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担忧之情以及对“孝”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文章内容,般采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题目是《未接来电》,“未接来电”是“我”父亲打来的,因此可概括为:文章写的是“我”回复父亲未接来电的经过。在文中,作者又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自己打电话给父亲没有被接听后的担忧,以及对“孝”的一系列思考。在概括时,也要将作者的心情写出来。
7.因为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与父母分离时间越来越长,对父母关心少,不了解父母的真实情况,所以“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读文章第G段“……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提取出信息—“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不能“随时掌握情况”;此外还有平时对父母没能“多点耐心”,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从“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他年纪大了…”等语句中,可再提取一点原因—“父母年纪大了”。综合筛选出的信息,简要作答即可。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的无助、害怕,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担忧之情。
9.插叙,插入父亲生病住院的情况,写出“我”为父亲担忧的原因,为下文写“我”的紧张不安、害怕及思考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对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分析。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第②段中“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和第⑤段中“我爸说在城里往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明显运用了插叙的手法。插叙往往有交代事情的某种原因,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此处有交代“我”担心父亲的原因——父亲前段时间曾生病住院,也为下文写“我”的心理活动做铺垫。
10.提示:本题考查拓展思考的能力。选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很明朗:“心里咯噔一下”“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概括一下是为父亲“担忧”“害怕”。材料一,“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传达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材料二,“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写出作者要照顾好妹妹,好好生活的决心,并以此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归纳作答即可。
直击中考
1.讲诚信 精忠爱国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典故事精神内涵的提炼。曾子因为妻子对儿子说的一句“回来杀猪给你吃”的玩笑话,执意要将猪杀掉,以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可以用“讲诚信”“遵守诺言”等来概括。岳家世代忠良,报效国家。岳父为国捐躯后,为明志,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儿子继承父志,捍卫祖国,因此这个故事可以用“精忠爱国”或“精忠报国”来概括。
2.示例一:A 鸦有反哺之义 示例二:B 远亲不如近邻
3.树立良好的品格,珍惜时间,趁年轻多读书。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内容的解读。从“立品定须成白璧”来看,主要是说品格的塑造和养成,“白璧”用来形容品格美好;“读书毋忽过青年”指的是不要错过年轻时最好的读书时间。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