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6
陶罐和铁罐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寓言故事,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一课是本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陶、罐、骄”等10个生字,读准“谦、懦、弱”等字的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弱、尘”,前鼻音“谦、罐”。会写“骄、傲、谦、虚”等11个字,把“骄、谦,懦”等左窄右宽的字写美观。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題,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预习课文,了解什么是寓言。
(二)教师
寓言资料介绍,陶罐、铁罐的图片,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那就是第六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把他们带来了。这是陶罐,这是铁罐,你们知道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4.同学们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
5.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国王御厨里的一个坚硬的铁罐和一个易碎的陶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二)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陶罐”“谦虚”“懦弱”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学习“捧、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骄、傲、谦、虚、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示例:
骄(骄傲)—桥(木桥)—娇(娇气)
傲(傲人)—遨(遨游)
谦(谦虚)—歉(道歉)
虚(虚心)—虎(老虎)—虑(考虑)
懦(懦弱)—儒(儒家)
(三)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读1~9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1)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课件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2)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1)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2)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3)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4)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例:一块(板)
一扇(
)
一顶(
)
一门(
)
一列(
)
一担(
)
一棵(
)
一场(
)
一团(
)
一阵(
)
一颗(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恼怒——?
轻蔑—— 羞耻—— 美观——?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________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铁罐瞧不起陶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师生合作,复习旧知
(
骄傲
谦虚
懦弱
尘土
代价
陶罐
恼怒
)
1.出示词语
开火车接读词语
2.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话。
(三)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1.巩固生字
(1)学生读一读,同位互相提醒易错字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骄”左部的“马”最后一笔向右上斜提,右上部的捺要舒展。
“傲”中部的三横间距均匀,最后一横稍长,中间一横最短。
“虚”的长撇要伸长舒展,半包围住下部。
“懦”的右部上窄小下稍宽大。
“弱”要写得紧凑,“弓”稍细长。
“代”斜钩取弯势,斜提略缓。
易错提示:
“尘”的上部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擦”右下部的“祭”的左上部里面有两点,不要写成“夕”。
“代”右上角的点不要漏写,不要多加一撇写成“伐”。
(3)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亻:傲(骄傲)—代(古代)—价(价值)—倒(倒塌)
扌:捧(捧起)—擦(擦洗)—掘(挖掘)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2.品读优美语句
(1)用“---”画出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说一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拓展阅读
阅读《北风和太阳》,回答下列问题:
(1)北风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太阳又是怎么做的?结果谁胜了?
(3)联系生活,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课堂总结,再读课题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自高自大,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对方的优点,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2.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把故事讲给家人们听,告诉他们你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六)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易碎 ——→ 永久
奚落 ↑↓ 忍让
铁罐 坚硬
——→ 氧化第
6课
《
陶罐和铁罐
》
课前作业
一、细心阅读
1.我能认真读读课文。(把完成任务的太阳涂上喜欢的颜色)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并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圈画出生字词
二、快乐识字
1.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并读给爸爸妈妈听。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恼怒
相提并论
理会
荒凉
惊讶
捧起
朴素
价值
住嘴
陶罐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接受
2.我能把下面的生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虚
懦
尘
擦
代
三、轻松积累
1.文中许多描写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和动作语句,我要把它们抄写下来。
陶罐:
铁罐:
2.我会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1)我会查字典或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和睦相处:
相提并论:
奚落:
(2)我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下面的词语。
傲慢:
轻蔑:
懦弱:
四、精心搜集
氧化小知识: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气合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课内作业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骄傲——(
)
(
)
懦弱——(
)
(
)
轻蔑——(
)
(
)
羞耻——(
)
(
)
六、填空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
,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写
,开始时,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陶罐对铁罐的态度是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二者又形成了对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七、为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2.
这里头有一只罐子
一个人惊讶地说
八、课内阅读练习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物品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酸什么东西!”铁罐说,“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了那个陶罐,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就像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也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思考.练习
1.分角色读读课文。
2.把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抄下来。
3.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十、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十一、拓展阅读
谁的本领大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于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2.学了寓言,我会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
不慌不忙:
笑眯眯:
3.风的本领是(
),太阳的本领是(
)。
4.故事中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