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7 07: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道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能说出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新课讲授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概况
1.、阅读课文学生介绍: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瓦子
2.阅读课文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元杂剧和节日
1.阅读课文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杂剧。宋代和元代。)
2.图片展示
3.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春节(古代叫元旦)
4.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依次为中秋、元宵节、端午节。)
二、宋词
1.诗歌朗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词”的定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3.阅读课文,完成下表的填空
人物代表作贡献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辛弃疾《西江月》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元曲
1.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阅读课文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