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温故知新:
1、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2、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灰质、白质;神经节、神经的概念?
脑、脊髓、神经
胞体、突起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细胞核
1
5
6
4
3
2
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轴突末梢
(神经纤维)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2)
扔掉烫手的馒头
反射:
动物和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缩手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和应激性的关系:
应激性:
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如:(1)含羞草收到触动叶片下垂;
(2)合欢树白天叶片展开,晚上合拢。
反射:
是建立在神经系统上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反射属于应激性,但应激性不一定是反射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反射?
1、流到体外的血液凝集成血块。
2、吃酸梅时分泌唾液。
3、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总是随着太阳而转动。
4、兔子听到声音马上竖起耳朵。
5、草履虫会逃避有害的刺激。
6、变形虫对酸性物质作出反应。
√
√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传入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膝跳反射
你能说说反射与反射弧的区别吗?
反射是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而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完成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能发生。
1、反射的概念:
人体(也包括其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
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属于应激性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
感受器:主要指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传入神经元:将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综合分析,再发出冲动。
传出神经元:将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的肌肉和腺体,
接受冲动做出反应。
反射可以通过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来调节各自功能状态。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排尿反射、唾液分泌反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当人不小心脚踩图钉时,我们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脚?
思考:
先缩脚、再感到疼痛
反射的两种类型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
③
②
(1)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概念: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脑干或脊髓)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
排便反射、吮吸反射、唾液分泌反射、吃梅止渴
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
特点:是一种简单的神经活动,反射弧永久固定,不会消退。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概念:后天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谈虎色变、谈梅止渴、望梅止渴、闻到梅子香味分泌唾液、鹦鹉学舌、听见铃声进教室、小狗算算术。
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学习、模仿、练习等)
特点: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暂时的,易变的,
可以消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
学习
避雨
婴儿吮吸
排尿
运动员冲出起点
守门员扑球
海豚表演
眨眼
狗咬飞盘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及联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生来就已建立的
先天性反射
(简单反射)
在出生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
的后天性反射(复杂反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
脊髓、脑干
里的低级神经中枢)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
大脑皮层
反射弧
反射弧永久固定,不会消退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可以消退,具有可塑性。
适应性
适应的范围
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大
,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
活动:
狗的“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分泌唾液
非条件反射
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多次结合
条件发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就可以建立条件反射。
结论:
任何无关的刺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条件刺激)
说明: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神经调节方式。
形态、颜色、声音、气味等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使人或动物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
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
能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谈梅止渴、谈虎色变。
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人们的阵阵欢笑
听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