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自由复习
1、眼球的结构组成;
2、照相机的结构与眼球结构相似点
3、视觉的形成过程;
4、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正
镜头
瞳
孔
?
底片
视网膜
?
暗箱的壁
晶状体
?
光圈
脉络膜
思考:
照相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
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第2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耳与听觉的形成
当我们遇到很大声音的刺激时,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问一问:
千手观音
耳廓
外耳道
位听神经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锤骨
砧骨
镫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你知道吗,在遇到巨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这是为什么呢?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防止鼓膜震坏
2、当我们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
到别人对你说的话,这是什么原因?
打哈欠或者吞咽食物时,咽鼓管打开,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减少了振动。
3.耳朵会动是怎么回事?
人和动物一样,耳后有一块动耳肌,在神经支配下可以活动。生物学上证明耳朵会动是天生的,是大脑皮层发达的表现,脑神经更有力,往往有更强的意志力和与洞察力。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耳的结构
外耳
内耳
中耳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送声波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声波
引起的振动并产生冲动
听小骨:有锤骨、砧骨、镫骨
(构成听骨链)将声波传导内耳
鼓室:下方有咽鼓管,与咽相通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鼓膜:接受声波并产生振动
前庭
半规管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探究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界声波
耳
廓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前
庭
耳
蜗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的形成过程:
林明的爷爷在朝鲜战场上是一个炮兵,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发现自己有些听不清外界的声音了,经过检查发现,爷爷耳的结构没有受损,那可能是什么原因?
受到损伤:
位听神经受损或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损
有些人晕车、晕船,是什么原因呢?
当振动过度,内耳前庭、眼睛及感觉神经将混乱的信号输送给大脑,使大脑误解这些信息,当我们的平衡系统发现内耳所接收的信息与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有出入时,便会出现晕车、晕船或晕机的症状。
保护听觉,我们该怎样做呢?
1、不要随便使用尖锐的器物掏耳垢,以免
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2、遇到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
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
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自学教材(P85—P89)
完成导学案探究三和探究四
人体的其它感受器
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1、嗅觉的感受器叫做什么?位于哪里?
3、感受器的适应概念是什么?
2、味觉感受器叫什么?分布位置如何?
嗅黏膜
鼻腔顶壁
感受器持续接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的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味
蕾
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
4、人体有哪些部位对触觉很敏感?
肢体的腹侧面与背侧面相比,哪一
个触觉要敏感?
5、人体皮肤温度感受器分为哪两种?
嘴唇、鼻尖、舌尖
腹侧面更敏感
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
感觉
适宜刺激
感受器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光波
视网膜内感光细胞
声波
耳蜗内毛细胞
挥发性物质
鼻腔内嗅黏膜
溶在唾液中的物质
舌乳头内味蕾
机械性刺激
皮肤内触觉感受器
温度觉
温度变化
皮肤内温觉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