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广州越秀区第三、四单元测验卷真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广州越秀区第三、四单元测验卷真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7 00: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单元学习水平检测(二)
(学完第三、四单元用)
五年______班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倾听·积累·运用
一、读拼音,把词语写在田字格里,注意书写端正、美观。
duàn
liàn
wèi
wèn
fán
máng

shēng

kēng
chàn
dǒu
zhǎn
xīn
yóu
zhōng

rán

jíng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2.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3.小篆是秦朝时发展来的,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4.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龚自珍的诗作。(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意思是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三、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
写研究报告时,要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
C.
研究报告必须写研究结果。
D.
研究报告只有一种固定形式。
四、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多选题,一个括号填一个选项)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
)(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3.“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

4.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③“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④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人物内心情感。(请把字母填在相应的序号后面)
A.心疼、担忧
B.讽刺、不屑
C.伤心、哀痛
D.吃惊、疑惑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运用任务描写的方法,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久别重逢
着急地寻找
愿望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本单元我们从“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战士们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中体会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集团的_____________之情;从“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______________的心情。“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边疆将士们的____________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了李白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
请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外甥打灯笼——
梁山泊的军师——
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
阅读·理解·感悟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选第_________种解释。
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______”画出。
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文中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多选题)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在文中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D.这既是对毛岸英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
八、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节选时略有改动)
方志敏
①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我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
②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的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团结的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能怪我们之中除了败类,自己压制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算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③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唯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④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了中国民族无比伟大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被赶走而离去。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_____________将代替悲叹,___________将代替哭泣,_____________将代替贫穷,_____________将代替疾病,______________将代替愚昧,___________将代替仇恨,生之____________将代替死之悲哀,____________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⑤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和才能都投入于民族的拯救中吧!
1.在第③和第④自然段中找出与下列解释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1)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2)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和发展得很快。(

2.将下列词义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明媚
快乐
友爱
智慧
健康
富裕
笑容
欢歌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2)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3)难道我四亿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

4.文中的“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作者用这样的称呼,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民众为了___________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
5.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第②自然段中接连用了四个“难道”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

A.启发读者深思,唤醒全国的民众。
B.批评全国的民众。
C.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2)文章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A.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B.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C.希望人民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勇敢斗争的愿望。
6.《可爱的中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的著名散文。从节选的文段中你感受到方志敏同志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呢?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材·构思·表达
九、习作。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习作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