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有机物及有机合成材料》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因“C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C蛋白是一种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遇到甲醛、硫酸铜等会失去生物活性
B. 蛋白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 蛋白质在牛奶、米饭、豆腐中含量丰富
D. H7N9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高温来消毒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3.淀粉属于六大营养中的(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4.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A. 葡萄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5.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最佳方法是 ( )
A. 颜色 B. 硬度 C. 溶解性 D. 燃烧,闻气体的气味
6.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7.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类别 物质
A 合金 钢、焊锡、生铁
B 盐 食盐、火碱、生石灰
C 有机物 甲烷、乙醇、葡萄糖
D 腐蚀性物质 浓硫酸、氢氧化钠
8.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4.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 H2O,则该有机物中( )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实验中用去氧气的质量为9.6g
C. 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该有机物可能为甲烷(CH4)
9. 萨罗(Salon)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二十六个原子构成;②该物质是氧化物;③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6:48;④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g;⑤该物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⑦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3H10O3
A. ①③ B. ⑦ C. ①③⑦ D. ②④⑤⑥
10.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1.(2016·湖州)红葡萄酒中因含有花色苷而呈红色.花色苷是一种天然色素,对人体有抗癌减肥等保健功能.它的化学式是C16H16O6 .
(1)花色苷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2)花色苷属于_______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12. 2015年6月,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
(1)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塑料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废弃塑料制品也对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为减少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__ .
(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13.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它们相互作用呈现________色,发生________变化.在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检验葡萄糖,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匀,现象是 ________ ,再向该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现象是________ .
14.下表是某饼干包装上的部分说明,请从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横线上:
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
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
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15.青少年健康发育需要合理摄入多种营养,不宜偏食.
(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除了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以下食物:①米饭;②牛奶、瘦肉;③蔬菜、水果;④动物油;⑤大豆.如要有目的地摄取某些营养素,请你从上述食物中选择(填编号):维生素________,糖类________.
16. 2015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车普推国Ⅳ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
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 , 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題.
(1)尿素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132.7℃,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
________ kg(填字母)氮元素.
A.1.5 B.3.0 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________ .
17.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 .
(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图中两种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绘出淀粉的消化曲线________ .
(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在小肠处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 .
(4)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________ .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5)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________ (大于/小于)外界气压.
(6)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________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
(7)最终,在脑细胞的________ 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喜爱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18. 2014年5月9日,以绿色环保的醋酸纤维素为新材料制成的乒乓球已在全球公开发售,这意味着过去一直被用以制造乒乓球的易燃材料赛璐珞退出历史舞台.醋酸纤维素的化学式(C12H16O8)n.填写下列空白.
(1)醋酸纤维素属于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由________ 种元素组成.
(2)醋酸纤维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19. 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B.葡萄糖、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C.油脂、蛋白质属于有机化合物 D.硫酸、碳酸钙属于有机化合物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C10H20O2)是其有果香的主要原因.组成戊酸戊酯的元素有________ 种,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4)只用水来制取植物油是通过化学方法无法实现的.请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 .
20. 小丽同学建立了微型化学实验室,她收集的物质有:①镁条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钠 ④小苏打 ⑤醋酸 ⑥葡萄糖等,其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填序号),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发酵粉主要成分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序号).不同类别物质间存在一定关系.镁、氧化镁和醋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________(填完整名称);
(2)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1.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________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________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________
2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⑴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
⑵连接实验仪器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
23.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 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________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 . (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6.下表是初三(1)班李明同学的平日食谱及食谱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试分析回答:食物种类 日摄入量(克) 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蛋白质(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馒头 1000 8 28 3.2
青菜 500 1.224 32 1.4
牛奶 100 31 104 0.4
猪肉 100 12 6 1.6
(1)营养学家研究提出:成年人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不少于80克/克,钙供给量应不少于0.8克/天,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蛋白质和钙的供给量应更高。若李明长期按该食谱进食,摄入的蛋白质能否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有无可能患缺钙症?
(2)李明认为“青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于是近来减少了对青菜的食用量。他这样做最容易引发什么病症?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简要分析说明。
(3)李明近来常常感觉乏力、头晕。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他要注意合理营养。据此,你认为他可能是患了什么病?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A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二、填空题
11. (1)8:8:3
(2)有机物
12.C2H5OH+3O22CO2+3H2O;使用可降解塑料;太阳能;BCD
13. 蓝;化学;有蓝色沉淀;有砖红色的沉淀生成
14.饼干专用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油;鲜鸡蛋
15. (1)水;无机盐
(2)③;①
16.有机物;D;不能;4NH3+6NO5N2+6H2O;B;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17.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
(3)小肠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⑤④②③①
(5)收缩;小于
(6)血红蛋白;
(7)线粒体.
18.有机化合物;3;1:8;50%
19.ABC;CH4+2O2CO2+2H2O;3;6:1;水和植物油的组成元素不同
20.NaOH;⑤⑥;④;醋酸;2Mg+O22MgO
三、实验探究题
21. (1)C4H10
(2)碳
(3)随着碳原子教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22.HCl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①;白色污染;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23. (1)过滤;活性炭
(2)Al(OH)3;有机物
(3)+6
(4)2Al+3H2SO4=Al2(SO4)3+3H2↑
(5)不能;煮沸
24. (1)无红色沉淀;溶液变蓝色;蓝色沉淀变成红色;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转化为葡萄糖;无红色沉淀;溶液不变蓝色
(2)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四、解答题
25. (1)有机;可燃性
(2)B
(3)隔绝空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Mg(OH)2 MgO+H2O
26. (1)能;有可能
(2)李明的食谱中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青菜,少吃青菜就会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
(3)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