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6 16: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作示踪调查,那么最先发现药物的是( )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
2.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 养料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废物
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4.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5.下列哪组物质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的?( )
A. 纤维素、无机盐 B. 胆汁、生长激素 C. 维生素、麦芽糖 D. 葡萄糖、胰岛素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组成
B. 绿色开花植物的输导组织存在于茎中,花、果实、种子中没有
C. 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作用
D. 癌细胞在体内毫无控制地分裂生长,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7.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废物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废物少的静脉血
B. 血液流经肺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和水等都会明显增多
D. 血液流经大脑后,氧气和营养物质都会相应减少
8. 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甲乙两条血管分别是(  )
A. 肺静脉和肺动脉 B. 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C. 下腔静脉和肺动脉 D. 肺动脉和主动脉
9. 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严重贫血者运输氧气功能不足,治疗时应输入(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0.当血型不同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A. 血液凝固 B. 红细胞凝集 C. 白细胞凝集 D. 血小板凝集
11.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2.在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在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红细胞呈游离状态,则无凝集现象(如图a所示);若红细胞凝集成团,则为凝集现象(如图b所示)。现有两位受检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C所示。有关甲、乙两位受检者血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A型,乙为B型 B. 甲为B型,乙为A型 C. 甲为AB型,乙为O型 D. 甲为AB型,乙为A型
13.在用猪心脏做灌流实验时,某同学将肺动脉和下腔静脉扎紧,然后向上腔静脉注水,水会从那条血管流出?( )
A. 从肺静脉流出 B. 从主动脉流出 C. 从上腔静脉倒灌出来 D. 从肺动脉流出
14.如图是血管内血压和血液流速以及各类血管总面积的曲线图,根据图表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B. 毛细血管血压最低有利于气体扩散
C. 连接左心室血管的血压大于连接右心房血管的血压 D. 毛细血管的面积最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15.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经跟踪监测,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二、填空题
16.心血管疾病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病变引起的疾病。如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17.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番号代表的结构名称:2________4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
(2)在心脏的1.2.3.4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的心腔有________,血管有________;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________,血管有________.(用图中数字回答).
(3)体循环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将血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运往全身各处,下肢的血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送入[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尿液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 .
(2)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________ 血变成________ 血.
(3)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生理过程,即图中的甲________ 作用和乙________ 作用.
19. 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居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 (填图中数字)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的是________ 腔(填图中字母)
(3)若乙图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则甲图中与⑦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 (填图中数字)
(4)某人小肠中的某一葡萄糖分子经过小肠吸收进血液,经肾脏形成原尿后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到达肝脏的组织液中,整个过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层细胞才能完成.
三、实验探究题
20.请根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
(1)血液循环流动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进行的,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
(2)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它与肺部毛细血管网之间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假若某人意外受伤,左手手指伤口感染,医生在其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请问青霉素到达伤口处至少应该经过心脏________次。
21.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③表示人体不同的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进入血液、经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心腔名称为________。
(2)从含尿素的血液进入③系统开始,经过肾脏内的________生理过程最终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
(3)人体各个系统协调有序,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而该系统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调节。
22.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A图和B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________ 和________ ,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________ .有同学比较了A图和B图细胞,发现B图细胞中没有叶绿体、[5]大液泡和[________ ]________ .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________ .(亮或暗)
(2)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某同学根据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做了记载(如下表),请根据表内信息回答:
编号 大小 数量 形状 细胞核 “﹣”表示没有看到
1号细胞 大 少 圆球形 ﹣
2号细胞 小 多 圆饼状 ﹣
3号细胞 ﹣ ﹣ ﹣ ﹣
根据这位同学的记载,你判断1号细胞是________ ,2号细胞是________ , 没有看到的3号细胞是________ .这位同学没有看到细胞核,你认为有细胞核的应该是________ 号细胞.生物体内的血液有各种颜色,人体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某种细胞中含有________ .
四、解答题
23.在正常体温之下,如果脑部的血流停止,则脑部的神经细胞会在几分钟之内缺氧而死。若是将体温降低到20℃,脑部的神经细胞的耗氧量也随之降低,这样可容许血流暂停时间延长,有利于进行脑部手术。准备手术之前,病患的心肺功能开始由心肺机取代,如图甲所示。心肺机包含三大部分:“氧合器”作为人工肺,对血液供氧;“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热交换器”则提供热量交换,经由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体温监测记录如图乙所示。
(1)流经脑部的血液中,除了含氧之外,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哪几种成分 ( )
淀粉 抗体 尿素 激素 二氧化碳
维生素 氨基酸 葡萄糖 无机盐 脂肪酶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2)如图丙所示,工程师考虑将线圈缠绕在活塞下端,利用与固定磁铁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电动泵”中的活塞,抽送血液。图中左阀门只能向外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右阀门只能向内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泵将血液吸入时,甲电极和乙电极的极性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对此病人进行脑部手术最适宜的时间段是________。
(4)人体组织的比热容与水相当,物体升温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其中t0为升温前的温度,t为升温后的温度。若该病人质量为60千克.在图乙中15时至16时升温阶段,假设所需热量完全由心肺机的热交换器所提供,则热交换器于该时间段约耗电________千瓦时。
24.血液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5. 根据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心脏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 ,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 ________ (填字母).
(2)图乙由3到2为________ 循环,经过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
(3)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C
3. C
4. C
5. D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D
12. D
13. C
14. B
15. C
二、填空题
16. 心脏;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
17. (1)左心房;左心室;上腔静脉;主动脉
(2)2和4;7和9;1和3;5、6、8
(3)4;左心室;7;主动脉;5;下腔静脉;1;右心房
18. (1)左心室
(2)静脉;动脉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肾小管的重吸收
19. (1)⑥
(2)D
(3)④
(4)7
三、实验探究题
20. (1)体循环
(2)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2
21. (1)左心房、左心室
(2)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3)反射
22. (1)清水;生理盐水;染色;1;细胞壁;暗
(2)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1;血红蛋白
四、解答题
23. (1)C
(2)正;负
(3)14时至15时
(4)1.4
24.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做”流动的组织”.
25. (1)B;c
(2)肺;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 1→3→2→4 
(4)  从人体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处于相对充盈的状态,胃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这时就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饭 后适当休息一下,即能减少其它部位的血液流量而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胃内食物得以充分的消化;饭后百步走的“后“绝不是刚吃完饭就“立即“、“马上“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百步走(散步).如果饭后即开始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