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导学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导学精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4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文探究
一、主题探究
1.《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一个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要方正。
二、疑难探究
1.《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2.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4.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积累运用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_____________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___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____________》篇和《____________》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2.读重点字。
咏雪( ) 太傅( ) 俄而( )
雪骤( ) 柳絮( ) 舍去( )
3.通假释义
尊君在不
“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1)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词多义。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君久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句式。
(1)去后乃至。( )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3)白雪纷纷何所似?( )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7.感知课文。
这两则文章都是讲述少年儿童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咏雪》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文中人物咏雪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人公叫陈元方,年方七岁,面对父亲友人的指责,他据理力争,指出对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使对方的态度由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
二、品读达标
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技法点拨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读准句读、正确停顿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种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确定的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另一种是句中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确定的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中词语意义为前提的。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句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句子中各个词的词义,能有效避免停顿错误。(2)弄清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停顿。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要停顿。(3)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4)句首语气助词后面要停顿。(5)了解文化常识。对古代的官名、人名、地名、干支纪年等文化常识要了解,若遇到这些词语要停顿。
9.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10.你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咏雪的佳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能力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2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雪骤(còu) B.即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hán)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元方入门不顾 D.太丘舍去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这两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
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俄而雪骤”中的“骤”字用得生动传神,表现出雪一景的非凡气势。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尊君”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5.(2019·衢州)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句序排列。(2分)
①王亦学之。 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③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④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 ⑤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性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出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5分)
《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显示:在有网友的中学生中,超过四成的人认为正常的生活已经受到了网友的影响。还有41%的人直言不讳地说,所交的网友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认为通过交网友可以“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占6%。
(1)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分)
(2)下面是一段关于交友的话,请将空缺处内容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2分)
交友之道的关键是取友。从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①_________________。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挚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式的朋友。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慎重取友。
(3)参照示例,仿写两句话。(2分)
示例:良友是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①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友情,讲究朋友之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学期、新同学、新气象,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大家汇聚一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增进了解,尽快地融入集体,七年级(6)班决定举办一次“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9分)
(1)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2分)
(2)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一个十分重视朋友的人,他有许多送别朋友的诗歌,请根据提示填空。(3分)
朋友是你排遣忧愁、倾诉心声的对象,你把他们看得很重。“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你对汪伦真挚的情感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你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你为王昌龄远离的无限伤感。
(3)古今中外不仅有众多写朋友的诗词、名言,还有一些动人的交友小故事,请你按要求写出一个。
(2分)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制作了精致的友情卡,请在上面写几句话送给自己的朋友,愿这份如诗、如画、如歌般的友情陪伴你们一起走过漫漫人生路。(2分)
二、品读提升(22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③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④?”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值:恰逢,赶上。②郡:这里指城。③一:整个。④独止:一个人留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不忍委之 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语巨伯曰 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可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我辈无义之人,而有义之国!
1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4处。(2分)
巨 伯 曰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12.[甲][乙]两文都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荀巨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世说新语》一则,回答问题。(11分)
谢安怜翁
谢奕作剡①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巴。太傅③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④,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①剡(shàn):地名。②醇酒:含酒精度高的。③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④念:同情,怜悯。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3.解释加点字的词。(3分)
(1)遂遣之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傅时年七八岁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奴欲放去邪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A.俄而雪骤 B.相委而去 C.道班军而还 D.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5.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两处)(1分)
谢 以 醇 酒 罚 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2)阿奴欲放去邪?
17.联系文章内容,对谢奕做出恰当的评价。(3分)
直击中考
(2019·东营)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和”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和’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和”金文写作 , 是 的省略,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乐音美妙谐调;“ ”即说话、言论。“ ”“ ”以后者比喻前者。“(郑)纲等从而和之,议始定”即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则用其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夫和(不同因素和谐相处)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 (《国语·郑语》)
②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义赏》)③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周易·乾》)
“和”远流长
3.3月22日“国际幸福日”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和’美中国”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参考答案
一、1.文学才华 聪明机智
2.明白事理 落落大方 讲诚信
二、1.因为柳絮呈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的情形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2.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陈元方的话妙在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的人。4.示例一:元方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示例二:元方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一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积累运用
一、1.刘义庆 志人小说 言语 方正
2. yǒng fù é zhòu xù shě
3.不 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4.(1)趁、乘。 因为。 (2)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专指子女。 (3)约定。 预定的时日;日期。 (4)舍弃。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5)回头看。 照顾。
5.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表示否定。
6.(1)省略句 (2)省略句 (3)倒装句 (4)判断句
7.聪敏机智 谢道韫 俄而雪骤 无信 无礼 愤怒 惭愧
二、8.D
9.我感受到一种轻松、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
10.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任选其一)
能力提升
一、1.B [解析]A项中“骤”应读“zhòu”,C项中“不”应读“fǒu”,D项中“惭”应读“cán”。
2.B [解析]A项中的“儿女”,古义指“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专指“子女”;B项中的“信”,古今都有“诚信”的意思;C项中的“顾”,古义指“回头看”,今义指“照顾”;D项中的“舍去”,古义指“丢下(他)而离开”,今义指“抛弃,不要”。
3.C [解析]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与儿女/讲论文义”。
4.C [解析]C项中,“儿女”的意思为“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5.⑤④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选文一共五句话,因为是文言文,所以先要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这几句话的大意是:①王朗也效仿他这样做。②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件事。③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些皮毛,越学与华歆的差距就越大。”④华歆在蜡日这天曾召集子侄们设宴饮酒。⑤王朗常常在见识器度方面推崇华歆。由大意可知,第⑤句总领全文,意为王朗很推崇华歆,这就引出了下文对华歆的模仿,故⑤后为④①,故事内容到此结束,接下来是借张华之口对此事进行评价,即②③故正确的顺序为⑤④①②③。
6.(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7.(1)绝大多数有网友的中学生受到了网友的负面影响。
(2)示例:①先疏后亲 ②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
(3)示例:①一扇窗 通过他可以看到新的天地 ②一座桥 通过他可以走向广阔的未来
8.(1)示例:四面八方来聚首,欢聚一堂是缘分。 (2)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随君直到夜郎西 (3)示例: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相知很深。鲍叔牙是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为公子纠效力,曾驱车拦截小白。小白装死,骗过管仲,回到国内继承了王位,即齐桓公。齐桓公欲杀管仲报仇,鲍叔牙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向他力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示例:友情是一首随着日月滋长的诗,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更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二、(一)9.(1)舍弃。 (2)告诉,对……说。 (3)离开。
10.(1)(您)正午时分没到,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的表现)。 (2)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
11.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12.无信、无礼珍惜友情、舍己为人
(二)13.(1)于是,就。 (2)当时 (3)离开。
14.D
15.谢/以醇酒/罚之。
16.(1)哥哥,这个老人家多么可怜,你怎么可以做这种事! (2)你想要把他放走吗?
17.谢奕用喝烈酒的方式来惩罚一个老人,并且在老人已经醉得很厉害的情况下还不肯罢手,可见他缺乏仁爱之心;但他最终听从了弟弟谢安的劝告,放了老人,可见他对弟弟充满了关心和怜爱之情。
直击中考
1.言论相互响应谐调或声音相应) 和睦
2.①和而不同(或:和实生物)。②敬畏自然(或:不违天时、取之有度)。③天人合一。
3.示例一:举办“人类和谐发展,共筑幸福”主题演讲或征文活动,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及意义。 示例二:开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环境”志愿者宣传活动,向社会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 示例三:举办“拯救濒危生物”图文展览,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濒危生物相继灭绝的可怕现实。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