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题(学生版 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题(学生版 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7 06:21:31

文档简介

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
物理组
泰山国际学校课后练习题
物理(2019人教版)第一册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
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1=2
m/s、v2=-3
m/s,因为2>-3,所以v1>v2
【答案】B
【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时间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A错,B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错
2.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
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快
B.
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慢
C.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快
D.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慢
【答案】BC
【解析】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越快;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位移越长,物体运动的越快
3.
(多选)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可知(  )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
【答案】BC
【解析】公式v=为比值定义式,不能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速度的大小并不由位移与时间决定,A、D错误,B、C正确.
4.
(多选)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00
m/s
B.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
km/h
C.
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
km/h
D.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10
km/h
【答案】BD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A错误;正常人步行时,一般一秒钟迈两步,一步的距离是0.6
m左右,即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约为4
km/h,B正确;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20
km/h,C错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大约在100~120
km/h之间,D正确.故选B、D.
5.
(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答案】ACD
【解析】速度是矢量,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比较大小只比较数值大小即可
6.
(多选)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D.
平均速度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
【解析】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计算时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6.
(多选)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
AD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曲线运动中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向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A与物体C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故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由于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定相同,故平均速度不同,故C错误;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D正确
7.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
s时的速度是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l0
m/s
【答案】D
【解析】由于运动员参加100
m赛跑,故运动员的位移为s=100
m,10
s末运动员到达终点,故运动时间为t=10
s;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10
m/s
故ABC错误,D正确.
8.
(多选)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
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答案】AD
【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所以运动时间、位移都相同,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平均速度相等,所以A正确,B错误;由图知甲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走过的路程,由平均速率v=可知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所以C错误,D正确
9.
(多选)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的成绩获得100米决赛金牌,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决赛的金牌.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110米栏决赛冠军.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
B.
200
m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
C.
110
m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
D.
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
【答案】BC
【解析】由于200
m跑道有弯道,所以位移不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故A错误.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200m比赛的平均速率v=?m/s=10.35
m/s,故B正确.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110
m栏的平均速度v=?m/s=8.
51
m/s,故C正确.
根据题目的条件无法求出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故D错误
10.
(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逆时针方向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C.
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
【解析】第2
s末在B点,瞬时速度是1
m/s,选项A正确;前2
s内,质点从A经过c到B,位移为?m,故平均速度v==?m/s,选项B正确,D错误;前4
s内,质点运动到C点,路程为4
m,故平均速率v′==1
m/s,选项C错误
11.
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
m,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的标志杆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20
s 30
s
【解析】火车通过2
cm的标志杆所用的时间,实际上是通过火车的长度x1所用的时间,火车通过50
m的大桥所用时间实际上是火车通过位移x=x1+x2所用的时间,由v=得:
t1==20
s,t2==30
s
12.
登山运动中,张捷用1
h40
min由宿营地X点爬到山顶Y点.在山道上通过路程是2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200
m,如图所示.
由点到点总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率.
【答案】(1)由X点到Y点总的位移大小是2000
m;
(2)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率是0.4
m/s.
【解析】(1)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离,总位移x==2000
m
方向:由X指向Y
(2)平均速率v==0.4
m/s
13.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
s,A、B两地相距900
m;在B处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
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这辆汽车前60
s内的平均速度?
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答案】(1)这辆汽车前6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为10
m/s
【解析】(1)前60
s
的平均速度为:v=?m/s=15
m/s
平均速率为:v=?m/s=10
m/s
14.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的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前1.5
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5
m/s (2)8.3
m/s
【解析】(1)由题图可知:前1.5
s内小球的位移为:x=H-h′=5
m-1.25
m=3.75
m
所以前1.5
s内平均速度==?m/s=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5
m+5
m+15
m=25
m,总时间t′=1
s+0.5
s+1.5
s=3
s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m/s≈8.3
m/s.泰山国际学校课后练习题
物理(2019人教版)第一册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
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1=2
m/s、v2=-3
m/s,因为2>-3,所以v1>v2
2.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
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快
B.
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慢
C.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快
D.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慢
3.
(多选)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可知(  )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
4.
(多选)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00
m/s
B.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
km/h
C.
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
km/h
D.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10
km/h
5.
(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6.
(多选)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D.
平均速度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6.
(多选)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7.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
s时的速度是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l0
m/s
8.
(多选)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
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9.
(多选)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的成绩获得100米决赛金牌,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决赛的金牌.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110米栏决赛冠军.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
B.
200
m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
C.
110
m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
D.
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
10.
(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逆时针方向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C.
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11.
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
m,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的标志杆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12.
登山运动中,张捷用1
h40
min由宿营地X点爬到山顶Y点.在山道上通过路程是2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200
m,如图所示.
由点到点总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率.
13.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
s,A、B两地相距900
m;在B处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
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这辆汽车前60
s内的平均速度?
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14.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的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前1.5
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