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2单元《唱歌 大头娃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2单元《唱歌 大头娃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7-17 07: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头娃娃》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歌曲《大头娃娃》旋律欢快、跳跃,C大调,四二拍,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展现了大头娃娃活泼的形象。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只有最后两个音不同,进一步表现了大头娃娃夸张的形象。第三乐句为转句,附点四分音符与顿音的运用,同一、二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乐句再现第二乐句结束。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欢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顿音的唱法(短促、轻快);
3、设计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四个乐句。
三、教学重点:
能够分辨歌曲相同、相似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四、教学难点:
能用短促、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三乐句。?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面具、头饰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音乐知识掌握较少。本课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创设学习情景。
1、播放大头娃娃的舞蹈视频,通过动画、面具引出——大头娃娃。
2、引导学生通过手摸、眼看了解大头娃娃的外形特点。
[设计意图:此处用创设情境再现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的了解大头娃娃的外形特点。]
(二)、游戏学唱,体验快乐学习。
1、叫醒小耳朵——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整体感知节拍。
2、一起来唱歌——学唱歌曲,自信演唱
A、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歌词。
(2)、学习附点音符,感受它的特点并练习,体会大头娃娃活泼的形象。
B、学唱歌曲,自信演唱
(1)、复习柯尔文手势。
(2)、跟琴模唱找出15 5、13 1在曲谱中的位置,并借助柯尔文手势练习音高。
(3)、引导学生分辨歌曲中相似、相同的乐句。
(4)、加歌词,演唱全曲。
(5)、学习顿音记号。
①、谈话交流,教师进行对比引导,体会顿音记号的作用和唱法、
②、学习并练习第三乐句,听辨、对比连贯与顿音不同的演唱效果。
③、借助肢体语言再次体会顿音的唱法。
(6)、自信地演唱全曲。
3、创编乐呵呵——小组合作,设计力度
(1)、用大头娃娃和小头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强”和“弱。
(2)、引导用“强”和“弱”的力度分别试唱第一乐句。
(3)、小组合作,设计每一个乐句的力度,商定设计方案。
(4)、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并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唱一唱。
4、音乐派对——愉快游戏,自信表演
获胜小组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其他组戴娃娃头饰,一起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按节奏读歌词、柯尔文手势、体态律动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辨、创造、表现能力,符合低年级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充分享受音乐旋律的美感。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歌舞结课,体会音乐生活。
与学生一起用歌舞表现大头娃娃活泼可爱的形象,再现欢庆节日的场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再现人物形象,以此体现音乐对生活的表达,人物的赞美,充分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
九、板书设计:
大 头 娃 娃
1=C 2/4 活泼、欢快地
顿音记号
十、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让学生在聆听、模唱、对比旋律、体态律动、科尔文手势等教学方法中感受歌曲节奏欢快、活泼的特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顿音的唱法,提高学生听辨感知能力;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不足之处在出示大头娃娃面具时,学生对娃娃形象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教师应适时引导,在课堂驾驭和掌控方面还需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