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可编辑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可编辑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7 16:0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必修④。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君子文化
的形成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君子文化,孔子的意义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转折性的、根本性的和特殊性的
转折性,是从孔子对于君子内涵的改变角度来说的。君子这个概念并非孔子发明的,而大
体上是在社会身份和地位意义上使用,指的是那些具有崇高地位的士大夫形象。将身份君子转
变为道德君子,是孔子对于君子文化的转折性意义所在。在孔子这里,作为身份意识的君子还
是存在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君子具有了道德的意义。对孔子来说,君子重要的不是社会身份,
而是能自觉承担道义
由君子来承担道德的责任,是孔子对于君子形象最为根本性的改造。需要进一步追问的
是,为什么是君子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认为是孔子思维方式最大的成功
在孔子之前,君子就是有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既然有社会地位,那就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即权
利和义务的对等。其实,儒家的伦理原則也非常强调对等,儒家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
讨论道德的,既然是关系,那自然是双向的、对等的
当孔子把道德的责任置于君子之上时,就清楚地表达出了儒家道德理想的特殊性。这种特
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
在道德实現方式上,孔子或者说儒家并不是没有任何区别地要求所有人都以道德作为自己
行为的基本要求,而是强调君子必须承担道义。孔子就很清楚地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这样一来,君子的主导、教化意义就非常明显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小人是需要被教化的,而君子是这种教化得以实现的关键。由此,在儒家这里,对于道德的
实现,形成了一个框架设计:君子担当,小人效法,进而实现道德的良性发展
道德境界上来说,儒家追求的是圣人,那是最高的理想。但是,孔子为什么要更多地强调
君子?因为君子虽然不是最高的道德形象,却是一个以道德为己任的现实中人。这种现实中人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0015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