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18 12: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NH3+H2O
NH3·H2O
特征(两同):
②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例:
正反应:
逆反应:
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
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
①相同条件下同时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2mol
SO2与1mol
O2反应能否得到2mol
SO3?为什么?
不能,因这是个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故此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存在一个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
H2O(g),
发生CO+H2O
CO2+H2
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_____,生成物浓度为_____.所以,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
随着反应的进行,从正反应来讲: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从逆反应来讲: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
;整体来说: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
所以,正反应速率变_____,逆反应速率变______
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_

0

0
相等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如果我们用图来描述上述的过程,该如何画这个速率—时间(V—t)关系图
V正
V逆
t
V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V’正=V’逆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反应达到了“限度”。
强调三点
前提条件:
实质:
标志: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V正
=V逆≠0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逆:
③等:
②动:
V正
=V逆≠0
④定:
⑤变:
可逆反应
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了
B.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0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
正、逆反应还在进行
D
2.
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的速率逐渐减少,最后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B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
①速率:对同一种物质:v(A)正=(A)v逆
或者
v(A)消耗=(A)v生成
②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3.(双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
A
B
+
3
C,在下列四种状态时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
=
2
mol/(L·s)
v(A)
=
2
mol/(L·s)
B.
v(A)
=
2
mol/(L·s)
v(B)
=
1.5
mol/(L·s)
C.
v(A)
=
2
mol/(L·s)
v(B)
=
2
mol/(L·s)
D.
v(A)
=
60
mol/(L·min)
v(C)
=
1.5
mol/(L·s)
AD
结论:对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证明属于平衡状态,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以xA(g)+yB
(g)
?
zC(g)为例,平衡标志为:
v(A)消耗与v(C)消耗之比等于x:z;
v(B)生成与v(C)生成之比等于y:z;
v(A)生成与v(B)消耗之比等于x:y。
4.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
H2
)
B.v正(
N2
)
=v逆(
NH3
)
C.2v正(
H2
)
=3v逆(
NH3
)
D.v正(
N2
)
=3v逆(
H2
)
C
7.
(双选)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C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合作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间接)
反应
条件
是否达到平衡
A(g)+2B(g)
?3C(g)+D(g)
恒温恒容下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恒温恒容下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恒温恒容下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恒温恒压下气体的密度不变
A(g)+B(g)
?
C(g)+D(g)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气体总体积不变
气体的密度不变
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结论1:纯气体反应,如mA(g)+nB(g)
?
pC(g)+qD(g):
(1)m+n≠p+q
①恒温恒容下n总、
p总、
不变
②恒温恒压下ρ不变
——反应达到平衡
②m+n=p+q
不管是否平衡,V总、
p总、
n总始终保持不变,从而
(
=m/n)、
ρ(ρ=m/V)总保持不变
——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平衡
间接判断
反应
条件
是否达到平衡
A(s)+4B(g)
?
C(g)+2D(g)
气体质量不变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气体的密度不变
A(s)+4B(g)
?
C(g)+3D(g)
气体质量不变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气体的密度不变
颜色
反应体系内有有色物质时,颜色稳定不变
温度
对于隔热反应,体系温度保持不变
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平衡
恒温恒容下
结论2:有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如aA(s)+bB(g)
?
cC(g)+dD(g):
(1)气体质量不变?达到平衡;[来源:学科网ZK]
(2)b≠c+d
n气、
气、p总、ρ不变——平衡
(3)b=c+d
n气、p总不变不能判断是否平衡,
气、ρ不变——平衡
结论3:有色物质的反应,体系的颜色保持不变——平衡
结论4:隔热反应,体系温度保持不变——平衡
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到达平衡前、后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可;否则,不行。
【练习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C


【练习二】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A
)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g)+Q(g)
R(g)+S(g)
,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EF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2:1:1:1
(C)反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P(g)+Q(g)
R(g)+S(g)
ACDEF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s)+3B(g)
2C(g)+D(g)
,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CD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g)+3B(g)
2C(g)+D(g),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BC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g)+3B(g)
2C(g)+2D(g),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