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训练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训练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7 17:16:13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生字画“√”。
(棒 捧)子  门(联 帘)  (互 瓦)片  
迅(速 诉)  危(险 捡)  (恩 思)情






3.词语积累。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这句话中“仍然”的意思是 跟原来一样 ,从这个词语我感受到白求恩高尚的医德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 仍旧 、 依然 。?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1)作者把手术台比作 战斗的“阵地” 。这个比喻突出了 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恶劣 ,表现了 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 。?
(2)把反问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5.日军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改为“把”字句)
我军把日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
在英国,10磅纸币的一面印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另一面印着一位英国护士——南丁格尔。在全世界,南丁格尔奖章是授予护理人员的最高荣誉,为了纪念她,国际护理委员会还把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南丁格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到括号里。
一颗( 善良 )的心   一座( 肮脏 )的帐篷   一个( 富有 )的家庭
2.在文中用“  ”画出南丁格尔关心伤病员的句子。?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仁慈天使
4.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共13张PPT)
26 灰 雀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看拼音,写词语。
huī
què
yǎng
bìng
nán
hái
(
灰 雀
) 
(
养 病
) 
 
(
男 孩
)
huò
zhě
dòng

jiāo
wài
(
或 者
) 
(
冻 死
) 
 
(
郊 外
)
3.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可昔( 惜 )    成实( 诚 )
4.选词填空。
往常       经常       
(1)列宁( 经常 )给几只小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今天早晨,列宁和( 往常 )一样到树林里看望三只小灰雀。
居然        仍然        
(3)一向早早来到学校的文文,今天( 居然 )迟到了。
(4)小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 仍然 )活着。
5.句子七彩虹。
(1)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①这句话是从灰雀的动作 敏捷 、歌声 动听 两方面写出它们的可爱。
?
②我也学着写一写,写出金鱼的可爱。
鱼缸里的三尾金鱼 
 
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
不停地游来游去。不一会儿,从嘴里吐出一串水泡,真是可爱极了。
?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自言自语”的意思是 自己跟自己说话 。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而不是直接跟男孩说?
( C )?
A.列宁一个人无聊,经常自言自语。
B.列宁也不知道灰雀去哪里了。
C.体现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果然”表现了( A )。
A.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
B.列宁预测能力很强。
(2)在列宁身上,我学到了 尊重、爱护孩子 的品质;在小男孩身上,我学到了 知错就改、诚实 的品质。?
(一)课内阅读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A.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B.深奥;C.久,时间长;D.颜色深。
(1)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D )
(2)李四光提的问题很深,爸爸也说不清楚。( B )
(3)深夜,周总理仍在工作。( C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非常 )    欢乐——( 欢快 )    喜欢——( 喜爱 )
3.用“  ”画出文中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4.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用“  ”画出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二)课外阅读
永恒的价值
在西洋的画家中,我特别欣赏法国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他对色彩的运用,对光韵的捕捉,都有独到的手法。看他的画,总给人一种明朗欢愉的感觉。
据说雷诺阿也患有关节炎,到了晚年,全身的关节都坏了,只能坐在轮椅上绘画。由于两手的关节都告变形,无法拿笔,就将画笔绑在手上,朋友看他作画如此艰苦,问他何不放弃,他回答说:“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
他至死都没有放弃他的画笔,他就死在他的画架旁。多年来,我的右臂因一直不断写作而肿胀不堪,常常痛得无法弯曲,只有把手放在桌沿上用力压回来;而颈部和背部的关节也往往因为低头太久,不时向我提出严重抗议。每在这种时候,我就不自觉会想起雷诺阿这句话,他留下的岂止是艺术的美,更留下了生命的美。在那样艰难痛苦的境况中,他仍然坚持对美的追求,努力地创作,这种对生命执着和热爱的精神,远比他不朽的名画更值得我们尊敬推崇。
是的,有一天痛苦会过去,眼泪也会过去,一切的不幸都将随时光消逝,但我们生命中还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可以留下,只要我们肯,我们总能留下一些什么。
1.文中的雷诺阿和“我”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画家、作家。 ?
2.“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痛苦”指什么?“美”指什么?
身体上的疼痛。艺术成果。?
3.在“我”眼中,“美”还包含了( C )。
A.崇高的名气  B.艺术成果  C.对生命的热爱(共6张PPT)
24 司马光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看拼音,写词语。
tíng
yuàn
dēng
shān
diē
dǎo
(
庭 院
)     (
登 山
)    (
跌 倒
)


3.辨一辨,再组词。
4.词语综合练习。
“水迸,儿得活”中“活”的意思是 救活 ,用这个字的现代意义组词: 生活 、 活动 。?
5.句子七彩虹。
众皆弃去,

持石击瓮
破之,
水迸,

得活。
(1)“众皆弃去”中的“皆”的意思是( B )。
A.此刻   B.全部、都   C.离开
(2)用“/”画出这句话的朗读节奏。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司马光》一文讲的是司马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救起落水的同伴的故事。( × )
(2)“瓮”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缸。( √ )
(3)“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本文选自《 宋史·司马光传 》。?
2.“群儿戏于庭”中的“儿”的意思是 小孩 ,在现代文中“儿”的意思是 儿子 。?
3.紧急情况下,其他孩子是什么表现?用“  ”画出来;司马光是什么表现?用
“==”画出来。?
4.通过其他小朋友和司马光的对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B )
A.聪明好学
B.机智勇敢
C.低调淡泊(共14张PPT)
25 掌 声
1.给句子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身体落(lào luò)下了残疾。
(2)老师是刚调(diào tiáo)来的。
(3)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还让同学们教(jiāo jiào)她跳舞。



2.看拼音,写词语。
hòu
tuǐ
lún
liú


(
后 腿
) 
 
(
轮 流
) 
 
(
默 默
)
bān

yáo
huàng
yǒng

(
班 级
) 
(
摇 晃
) 
 
(
勇 气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鼓舞      鼓励 
(1)每次取得一点成绩,老师都要( 鼓励 )他。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习主席的“十九大”报告成为( 鼓舞 )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战斗号角。
热烈      激烈 
(3)开学了,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 热烈 )欢迎他。
(4)这场足球比赛进行得十分( 激烈 )。
4.在句中填写加点词的反义词。
(1)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不再( 紧张 )。
(2)同学们并没有歧视英子,而是给予她( 尊重 )。
5.读句子,完成练习。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1)用“  ”画出句中描写英子动作的词语。?
(2)这样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到了英子的( B )。
A.不好意思   
B.自卑  
C.不知所措
(3)这句话是写英子听到要她上台时候的反应,由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我也能仿写一句。
老师宣布考试成绩,当读到小刚100分的时候,
 小刚的头抬得高高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掌声,第一次是在 英子刚刚走上讲台 的情况下,同学们想通过掌声 鼓励 英子;第二次是在 英子讲完故事 的情况下,同学们想通过掌声 表扬 英子。?
(2)从两次掌声里,我们懂得( B )
A.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样自己才能有改变,才能变得开朗乐观。
B.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C.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
(一)课内阅读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1.用文中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示例:他病得太严重了,虚弱得甚至连呼吸都很艰难!
2.“从那以后”指的是从 那次演讲 以后。原来的英子是
自卑忧郁
的,因为
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了她
,后来英子变得 开朗乐观 。?
3.联系生活。
生活中,当 别人身处逆境 时,我们应该给她掌声,因为 掌声就是力量 。掌声是春雨,滋润我心田;掌声是 歌曲 , 唤起人们的勇气 。?
(二)课外阅读
恰到好处的掌声
1991年,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父亲花高价请一位有名的钢琴师上辅导课。第一天,钢琴师就摇起脑袋:“这孩子脑子比一般人笨,绝不是弹钢琴的料!”
父亲由满怀希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动身的当天,儿子所在的小学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一曲钢琴。可是,(    )老师们怎么做工作,儿子(    )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儿子班上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
“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的钢琴是弹得最棒的!”那天晚上,儿子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中外名曲。台下的听众们如痴如醉,掌声四起。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
多年后,他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技惊中外。他,就是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郎朗。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郎朗成功的秘诀,郎朗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特殊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上路的掌声。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中写道:“这些掌声,是对草根艺术的肯定。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大腕,却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在短文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无论

2.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选择。
“在那些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这个决定是( B )。
A.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B.要学钢琴,而且一定要学好
C.要成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3.短文题目《恰到好处的掌声》的含义应是( BC )。(多选)
A.这些掌声恰好合适
B.这些掌声肯定了郎朗的艺术才华并鼓励着他走向成功
C.这些掌声肯定了钢琴艺术,拯救了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