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一
一.选择题
1.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酸性的物质一同使用,会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Cl2),损伤呼吸道,甚至会致人死亡,下列物质属于酸性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 食盐水 C. 蔗糖水 D. 汽水
2.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经常开窗通风
B. 做饭前在厨房喷洒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C. 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立即焚烧
D. 经常外出窜门,与别人交流。
3.“全民团结、共抗疫情”的关键除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价 B. 0价 C. +1价 D. +5价
二.填空题
4.新冠病毒的传播危害人类健康,我们都要行动起来与新冠病毒作战斗,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和是我们和新冠病毒战斗的重要武器,用它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但使用这个武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1)医用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其中溶质为,溶剂为 。
(2)千万不要用工业酒精来配制消毒剂,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甲醇会致人失明,甚至死亡。甲醇和乙醇都属于 (填序号)。
①有机化合物 ②无机化合物
(3)医用酒精跟乙醇消毒液的浓度不同!乙醇消毒液的浓度是75%,而医用酒精的浓度的配置是看用途!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当前,“新冠疫情”期间用的酒精消毒液的浓度是( )
A.95% B.75% C.40% D.25%
(4)酒精的化学名称为乙醇,易挥发,易燃烧,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易燃烧属于乙醇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三.计算题
5.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消毒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中含有盐酸(HCl),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会致人死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 NaClO = NaCl + H2O + Cl2↑。若一定量的洁厕灵中所含HCl质量为7.3克,与足量次氯酸钠反应。求产生氯气质量为多少?
一、选择答案:1.D;2.A;3.C;
二.填空题答案:
(1)乙醇;水;(2)①;(3)B;(4)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化学;
三.计算题答案
5.解:设7.3克HCl,与足量次氯酸钠反应产生的氯气质量为x,
NaClO+2HCl===NaCl+H2O+Cl2↑
73 71
7.3g x
73/71=7.3g/X
x=7.1g
答:7.3克HCl,与足量次氯酸钠反应产生的氯气质量为7.1克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二
1、2020年的中国春节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春节,不少地方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亿万人过了一个特殊年。非常时期,谣言流窜。你中招了吗?
【谣言一】用高浓度白酒喷洒房间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国家卫健委向民众发布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75%的医用酒精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酒精,学名乙醇,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无色_??????_液体。有特殊香味。易燃,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8.0%,所以消毒时,专家建议 (填“能”或是“不能”)将酒精直接向房间内喷洒,因为,建议大家像医院护士一样涂抹使用。
真相:白酒的酒精浓度就是酒的“度”数,最高也不到60%,达不到让蛋白质变性的最低浓度,因而也不能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谣言二】在网络今日头条发布一条信息
[武汉盘龙城- -小区男子把口罩喷酒精戴,坐电梯,遇电梯84消毒,瞬间晕倒死亡]头条最后警示:84与与酒精混合可生成CI2也就是氯气,为有毒气体。
(2)84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请你标出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84消毒液使用时不要和酸性的东西一同使用,比如洁厕灵、醋等等。洁厕灵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遇上次氯酸钠就会发生下面这个反应,NaClO+2HCl=NaCl+Cl2↑+ 。
真相:84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酒精与(NaCIO混合反应是不会得到氯气的。
同学们,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更止于责任,我们同学一定要学习科学,用好科学,别让谣言跑赢了科学!
【答案】
(1)有机;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不能;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2)+1;H2O;
【解析】
(1)酒精组成元素为C、H、O,属于有机物,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8.0%,所以消毒时,绝对不能将酒精直接向房间内喷洒,因为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NaCIO中氯为+1价。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推出NaClO+2HCl=NaCl+Cl2↑+ H2O 。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三
根据材料填空
当前,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防止病毒间接传播,卫生部门建议除了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常见的消毒药品有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
浓度为75%左右的酒精能不断向细菌内部渗入,进而使内部的蛋白质变性,最终杀死细菌。
(2)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出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短暂)的最低温度。闪点低的燃料容易点燃,也容易引起火灾。乙醇的闪点是12.8℃,比柴油的闪点都低。
(3)84消毒液的活性成分NaClO,在溶液中会离解出次氯酸根,次氯酸根不稳定,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4)乙醇和84消毒液混合会不会产生氯气?答案是不会。但不建议混合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
问题:
从材料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各任写两条)
2、75%的医用酒精中,溶质是??? ?,溶剂是??? ?。从物质的变化看,酒精消毒属于 ?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乙醇俗名???? 。乙醇的闪点低说明乙醇具有????性,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 ?。请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 ?。
4、84消毒液的活性成分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学式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乙醇和84能否混合使用????? 。原因是???? 。为了防止 84消毒液失效,应将消毒液放在???? 地方。
参考答案:
1、物理性质有:酒精易溶于水,酒精易挥发;化学性质有:酒精闪点低,酒精具有可燃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等。(合理即可)
2、酒精; 水; 化学。
3、酒精;挥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2H5OH + 3O2 点燃2CO2+3H2O.
4、+1价;
5、否;因为混合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一些有机氯化物;避光(或阴凉处)。
“新冠疫情”化学考点权威预测四
【例1】疫情期间经常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各地都出现了因不规范操作而引起的火灾。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75%乙醇(C?H?OH)溶液,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H?OH+3O?=2CO?+3H?O(条件:点燃)
【例2】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O?)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在疫情期间大量使用,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相对分子质量为76
【答案】C
【例3】常见的洗手液,一般所用的杀菌剂有两类,一是含氯的酚类,代表物质是对氯间二甲苯酚(C?H?CIO);还有一类是季铵盐类,代表物质是苯扎氯铵(C??H??ClN)。对于这两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4种元素组成
B.两种物质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更多
D.苯扎氯铵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对氯间二甲苯酚
【答案】C
【例4】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尽管目前仍没有确认和开发出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但是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第五版诊疗方案明确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C?H??N?O?),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利巴韦林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为______。
【答案】24∶3∶20;23.0%
化学部分?——溶液的配制
【例5】“84消毒液”是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含有强力去污成分,可杀灭大肠杆菌,适用于家庭、宾馆、医院、饭店及其它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消毒。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甲所示,温度对次氯酸钠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84消毒液”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______。
(3)欲配制5千克质量分数为2%的稀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毫升“84消毒液”(答案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
(1)+1
(2)①低温保存;②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勿使用热水稀释。
(3)336.1毫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