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第一课时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第一课时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7 17:04: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观潮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重点 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词语。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赞美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钱塘江大潮是一种自然奇观,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睹为快吧!2.钱塘江大潮资料简介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倾听,期待钱塘江大潮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讲授新课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词语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2)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3)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读书情况。(1)读生字。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盼望、滚动、顿时、逐渐、堵车、犹如、地震、霎时、余波、奇观、农历、沸腾、横贯、依旧、屹立、笼罩、食盐人山人海、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浩浩荡荡、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水天相接(重点指导生字: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注意是后鼻音的字;堤:读“dī”,不要读成“tí”笼:在本课读“lǒng”,不能读成“lòng”阔:三拼音节的字,不要把中间的介母丢掉了;浩:不要只读半边,读成“gào”;)昂:“昂”和“昴”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ǎo”;(2)理解词语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天下奇观: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 :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风号浪吼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若隐若现 :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人声鼎沸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3)多音字薄báo(薄饼)(薄被) bò(薄荷) bó(薄雾)(刻薄)(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指导写字1.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据、堤、盼、滚、犹”都属于“左窄右宽”;“崩、震、笼、余”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小下大;“阔、逐”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顿”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潮、渐”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震”和左右结构的字“滚”,学生练写。滚:右边部分笔画较多,左后一笔是捺,撇捺要舒展。震:上扁下长,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左边的撇要长一些。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写了观潮前人们充满期盼,观潮时潮水由远及近的壮观场面,以及潮头过后余波奔涌的场景。)(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奇观的?(课文按照“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3)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读生字理解词语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学生练写再读课文,理清顺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要做到始终把生字词的教学与课文的理解、朗读相结合,自然、无痕。】【设计意图: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板书 观潮潮 据 堤 阔 盼 滚 顿 逐渐堵 犹 崩 震 霎 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新知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赞美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钱塘江大潮是一种自然奇观,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睹为快吧!
新知导入
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大潮:
学习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初读课文:
新知讲解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盼望、滚动、逐渐、堵车、犹如、地震、霎时、余波、奇观、农历、沸腾、横贯、依旧、屹立、笼罩、食盐
人山人海、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人声鼎沸、
浩浩荡荡、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水天相接
新知讲解
【水天相接】
【横贯】
【天下奇观】
【横卧】
【山崩地裂】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的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景象。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当做人来写。
“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新知讲解
【浩浩荡荡】
【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翻涌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新知讲解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新知讲解
多音字
薄báo(薄饼)(薄被)
bò(薄荷)
bó(薄雾)(刻薄)
一个身材单薄( bó)的小姑娘,手里捧着一张薄(báo)纸,里面包裹着一些晒干了的薄(bò)荷叶。
新知讲解
笔画较多要写紧凑。
右边中间的公字要扁。
最后两笔撇短捺要长。
雨字要扁。
厂字下边两横、竖提在下横处
起笔,捺上右边短撇。
新知讲解
课文写了观潮前人们充满期盼,观潮时潮水由远及近的壮观场面,以及潮头过后余波奔涌的场景。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新知讲解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奇观的?
新知讲解
课文写了观潮前人们充满期盼,观潮时潮水由远及近的壮观场面,以及潮头过后余波奔涌的场景。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堂练习
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昂头(yáng áng)
震动(zhèn zhèng)
鼎沸(fú fèi)
霎时(chà shà)  
屹立(yì qǐ)





拓展提高
课文按( )( )( )的顺序写了这篇课文,着重写潮来时,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好像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风号浪吼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 据 堤 阔 盼 滚 逐
渐堵 犹 崩 震 霎 余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3、4自然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