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记叙线索
知识点解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抓住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的文章线索:
1.以某一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全文以羚羊木雕这一物品为线索。
2.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这篇写景散文就以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为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如《散步》这篇就以散步这一事件为线索。
如何找文章线索
1.找文题。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常考题型: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结合文章分析,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考点过关
(一)母亲节的礼物
①红灯,公交车缓缓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母亲节!妈,是你的节日。”
②母亲节?糟糕,我还没买礼物,该死,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
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只是,该买什么礼物呢?
③第一次过母亲节是在别人指导下,买了最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
平生头一次买花,花送给母亲。她的惊讶和激动在我意料之外,更让我不安:仅仅一束花,母亲就那么高兴.她的易满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头:明年,明年一定买件特别的礼物!
④第二年。我找了好几条街巷,才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
色糕点。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熨平了:糕点,我和姐姐分享完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明年我要让母亲大吃一惊。
⑤可是,买什么样的礼物能使母亲所有的皱纹全熨平呢?正想着,童音
忽然又响起:“妈,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没有钱,什么都买不了……”声音渐趋沮丧。做母亲的于是笑着逗儿子:“怎么办呢?你没有钱,那我的礼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音兴奋起来,“今晚我不睡觉,给你当保镖送你上班。”这种郑重其事令众人哑然失笑。那母亲的声音格外轻柔:“好儿子,妈不用你当保镖。”“为什么?那是我的礼物!”母亲的声音一定一顿地响起:“你的礼物,妈已收下!”
⑥“收下了?”几乎同时,车上的每一个人除了小男孩外,都明白了这
句话的含义。几分钟前还在困扰我的难题也在这母子的对话中忽地解决了,心头顿时一松:其实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弥补(
)
熨平(
)
2.摘录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线索是(
)。
A.母亲
B.母亲节
C.母亲节的礼物
D.礼物
4.本文使用的最为主要的描写手法是
。
5.第⑥自然段的开头句是个问句,提出疑问的人是(
)。
A
.“我”
B.小男孩
C.
车上的乘客
D.孩子的母亲
6.为什么说“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共六个自然段,从记叙顺序上看,第③④属于
。
(二)枕下的零食
罗兰
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意朦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
”
②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
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③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
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
虽然为数不多,但每晨必定可以摸到。
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
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④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
父母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却是少见的。
⑤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
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
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我们如在枕下摸不到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
假如遇到冬天刮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
⑥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
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
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
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⑦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
因为父亲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成为真的。
”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玩的。
⑧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
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为我们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父亲的这些行动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⑨我从不奢望做力所不及的大事,我相信最贴近我的小事。
当我心情沮丧而患得患失时,我便开始动手做一件易于成功的小事。
那小事的成功,总会很有效地重新鼓舞我的活力与勇气,使我的生活拨云见日而重现光明。
⑩当我们企望过多或太远时,当然会烦恼而无所适从。
假如我们关心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必会感到自己每走一步都有一步的意义,每过一天都有一天的目的,每过一时都有一时的快乐。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什么内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为什么要买零食放在枕下,让我们早晨高兴地享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时,父亲是怎样的心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味第⑥段的环境描写,揣摩加点字,推测父亲的想法,并仿照例子在表格空白处填写阅读感受,归纳父亲的形象特点。
环境描写
父亲想法
我的阅读感受
北方的冬天很冷
①
这么冷的天,父亲即使穿起皮袍,戴上风帽,还是会很冷的。
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②
那风呼啸着
风很猛,让人听到都害怕,怎么敢出去呢。
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
③
这是一个
④
的父亲。
4.父亲在我们生命中织入的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拓展阅读。
有人认为人生应树立远大目标,本文作者则认为我们应更加“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这二者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mí
yún
2.“流光溢彩、郑重其事、哑然失笑”任写两个即可
3.C
4.心理描写
5.B
6.因为母亲需要的不一定是具体的礼物,而是“儿女的关怀与孝敬”这样的心意。
7.插叙
(二)1.文章的线索是枕下的零食,回忆了父亲为我们买零食放在枕下的事
情,并写父亲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观的影响。
2.疼爱我们,也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和对世界的信心
3.(1)父亲的心情是满足、快乐的。
(2)
环境描写
父亲想法
我的阅读感受
北方的冬天很冷
①无论天气怎么样,我都要出去买孩子们的零食,否则孩子们会很失望的,他们以后也不会相信愿望会达成了。
,坚定的决心,对孩子的影响)
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②晚上路难走,有强风就更难走了,
“经常”二字写出父亲是常常在这样的环境下买零食的,父亲是是多么的坚持啊!
那风呼啸着
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
③父亲该是多么的寸步难移啊!
④这是一个疼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很守信用的父亲。
4.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
。
5.(1)不矛盾,因为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
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走
出每一步的意义,实现每一天的目的时,我们就会接近远大的目标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