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海滨高中2019-2020学年物理沪科版选修3-5:2.2涅槃凤凰再飞翔 课时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海滨高中2019-2020学年物理沪科版选修3-5:2.2涅槃凤凰再飞翔 课时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7 19:3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涅槃凤凰再飞翔
1.实验得到金属钙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参照下表可以确定的是
金属 钨 钙 钠
截止频率/Hz 10. 95 7. 73 5. 53
逸出功W0/eV 4. 54 3. 20 2. 29
A.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
B.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
C.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时,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
D.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则
2.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发现,入射光频率为v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将入射光频率变为3v,此时光电流的遏止电压为(  )
A. B. C. D.
3.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一种光电器件,把光电管连入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描绘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刚好不发生光电效应时的电压是遏止电压
B.当电路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则电压表示数为
C.K极的逸出功为
D.普朗克常量为
4.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使其指针张开。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先闭合,再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前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不带电
B.紫外线照射后验电器指针闭合,是因为紫外线中含有正电荷
C.紫外线照射后验电器指针闭合,是因为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
D.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一定会闭合
5.马路施工处警示灯是红色的,除了因为红色光容易引起视觉注意以外,还因为红色光比其它可见光传播范围更广,这是由于红色光()
A.更容易发生衍射???????????? B.光子的能量大????????????
C.更容易发生干涉???????????? D.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6.用某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若照射光的频率增大,强度减弱,则单位时间内飞出金属表面的光电子的
A.能量增大,数量增多 B.能量减小,数量减少
C.能量增大,数量减小 D.能量减小,数量增多
7.如图所示,擦亮的锌板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相连,验电器上的铝箔原来是不张开的.现让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铝箔带负电
B.此实验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若改用X射线照射锌板,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会张开
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高亮度的红光照射锌板,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也有可能会张开
E.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甲、乙、丙三种光照射同一光电管,最终得到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和乙光的频率相同
B.甲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
C.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9.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逸出,可以用图甲的电路研究电子发射的情况。如图甲所示,阴极K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电子,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K与A之间电压的大小U(U>0)可以调整,图乙中横轴的右半轴对应图甲所示的电源极性连接,左半轴表示的是电源反接后的电压大小。现得到图乙所示的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电流I随着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象,根据电流的定义(I=q/t)可知???
A.电压由0到U1,光电流越来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个数越来越多
B.饱和电流说明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的数目是一定的
C.遏制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且有上限
D.电源反接后,当U>UC时,I=0,说明没有电子从K极逸出
10.一束复色光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其中有三种色光刚好照射到三块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发现金属板B上有光电子飞出,则可知( )
A.A板一定有光电子飞出
B.C板一定有光电子飞出
C.a、c光可能分别为红光、紫光
D.a、c光可能分别为蓝光、黄光
11.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中光电流随入射光的强度、入射光的频率和外加电压变化的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加上反向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光电流为零,这个电压称为遏止电压Uc,加上正向电压,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对于某一频率的光,在光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光电流也趋于一定,这个电流称为饱和光电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在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饱和光电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填“入射光的频率”、“入射光的强度”或“外加电压”)
12.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级.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填“为零”或“不为零”).
13.用频率为的紫光照射某金属(极限频率为),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求:
①该金属的逸出功W;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14.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n=3向n=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求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和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 由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此时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也可能知道极限波长,根据可求出逸出功. 普朗克常量与金属的性质、与光子的最大初动能、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与图中直线的斜率相等,故A错误;
B.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与图中直线的斜率相等,故B错误;
C.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时,不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故C错误;
D.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由于钠的逸出功小于钙的逸出功,则,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入射光频率为v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所以金属的逸出功为
入射光频率变为3v时,当光电子到过阳极时的速度刚好为0时,电压即为遏止电压,则有
解得
故选B。
3.D
【解析】
A.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使光电子到达阳极的速度刚好为0时,此时的电压为遏止电压,并不是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
B.当电路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故B错误;
C.K极的逸出功即为不加电压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时光子具有的能量,即为
故C错误;
D.由光电效应方程结合图乙可知,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于验电器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所以锌板也带负电,故A错误;紫外线照射锌板后,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验电器上的电子通过导线传到锌板,所以指针闭合,所以B错误;C正确;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红光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改用红光照射锌板时,不则一定会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的指针不一定会闭合,D错误。
5.A
【解析】
A.红色光的波长较长,而频率较小,所以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发生衍射,A正确.
B.由 知红光比其他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更小,B错误.
C.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两束光同频、同向、同相位,与光的颜色无关,故C错误.
D.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红色光的频率小,不容易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光的波长、频率和衍射、光电效应的关系.要知道红色光在可见光中的频率最小,波长最长.
6.C
【解析】
根据E=hv知,照射光的频率增大,则光子能量增大,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7.BC
【解析】
A.紫外线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锌板上飞出,锌板带正电,铝箔张角变大,说明其原来带正电,故A错误;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
C.若改用X光(其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照射锌板时,依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一定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故其夹角一定会变得更大,故C正确;
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高亮度的红光(其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照射锌板,依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则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可能不会张开,故D错误;
E.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由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E错误。
故选BC。
8.AB
【解析】
ABC.根据eU遏止=Ekm=hγ-W,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截越大。甲光、乙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丙光的遏止电压最大,所以丙的频率最大,故AB正确,C错误。
D.根据,可知,甲光对应的截止电压小于丙光的截止电压,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错误。
故选AB。
9.BC
【解析】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个数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当光强一定时,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个数是一定的,只不过当电压较小时,不是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阳极,电压越大到达阳极的光电子数越多,选项A错误;饱和电流说明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的数目是一定的,这些光电子都能到达阳极时,电流达到饱和状态,选项B正确;遏制电压满足 ,它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且有上限,即光电子有最大初动能,选项C正确;电源反接后,当U>UC时,I=0,说明没有电子到达阳极,并不是没有电子从K极逸出,选项D错误;故选BC.
10.AD
【解析】
CD.由图可知a、b、c三种光经平行玻璃砖后的偏折程度a光最大,c光最小,所以折射率关系有,三种光的频率关系有。所以a、c光可能分别为蓝光、黄光,不可能分别为红光、紫光,选项C错误,D正确;
AB.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则当金属板B上有光电子飞出,照射到金属板B上的光的频率更大,金属板A一定有光电子飞出,但金属板C不一定有光电子飞出,选项A正确,B错误。
故选AD。
11.入射光的频率 入射光的强度 入射光的频率 入射光的强度 外加电压
【解析】
由题图可知,黄光与蓝光的频率不同,遏止电压不同,说明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黄光的强弱不同,但遏止电压相同,说明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加上正向电压,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对于某一频率的光,在入射光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光电流也趋于一定,说明饱和光电流与外加电压无关,而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光强不同,饱和光电流都不同,说明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
12.4.5eV 为零
【解析】
遏止电压为6.0V,得;由光电效应方程得,可得.当达到遏止电压时,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由于入射光频率不变,电子仍然无法到达光电管另一极,故电流示数为零.
13.(1);(2)
【解析】
①逸出功
②由光电效应方程
代入得
14.
【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研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和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
【详解】
根据玻尔理论得到,E3-E1=hγ,解得γ=2.9×1015Hz;
从n=4向n=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照射金属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Ek=(E4-E1)-(E3-E1)
解得:Ek=0.66eV;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