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原子核的衰变
1.下列关于核反应及衰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中,X表示
B.是轻核聚变
C.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
D.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
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玻尔推翻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
3.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n的数值为( )
A.18 B.17 C.16 D.8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越低的光,粒子性越显著
B.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吸收光子后,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动能也变大
D.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长
B.β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
C.α、 β 和 γ 三种射线中,γ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80 个,经过 2 个半衰期后一定只剩 20 个
6.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烟尘一旦进入探测腔内,烟尘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镅发出的是伦琴射线
B.镅发出的射线是因为镅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C.镅在发生火灾时,由于温度升高半衰期变短
D.0.2g 的镅经864年将衰变掉0.15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为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B.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产生了光电效应,增大光的强度可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黑体温度有关外,还与黑体的材料及表面状况有关
D.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1克铋210经过10天全部衰变为其它原子核
8.在衰变中会伴随有射线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衰变方程为
B.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产生的
C.射线是钍原子核放出的
D.衰变为,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
9.下面的各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A.用光子轰击,生成物之一为
B.用氘核轰击,生成物之一为
C.用粒子轰击,生成物之一为
D.用质子轰击,生成物之一为
10.如图,匀强磁场中的O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衰变方程为,反应生成的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关于该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的是衰变
B.发生的是衰变
C.A=234,Z=91
D.新核和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外切于O点
11.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________.已知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15.2天,16 g的衰变后还剩_________g.
12.放射性元素具有半衰期,如果将某种放射性元素制成核电池,带到火星上去工作.火星上的温度等环境因素与地球有很大差别,该放射性元素到火星上之后,半衰期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若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年,经过________年,该元素还剩余12.5%.
13.一个密封的罐子里有100克碘131,放置24天后,这个罐子里只剩下12.5克碘131.则碘131半衰期是________天.
14.一个静止的氮核N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m/s的中子后又变成B、C两个新核。设B、C的速度方向与中子速度方向相同,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B的速度是106m/s,B、C两原子核的电荷数之比为5∶2。求:
①C为何种粒子?并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C核的速度大小。
15.太阳能资源,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而且也包括像所有矿物燃料能、水能、风能等间接的太阳能资源,严格地说,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种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源。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若mH=1.007 3 u,mHe=4.002 6 u,me=0.000 55 u,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是多少u?
如果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则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多少MeV?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 中,X的质量数为17+1-14=4,电荷数:z=8+1-7=2,表示He,故A错误;轻核聚变是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聚变反应,因此核反应是轻核聚变,故B正确;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与放射性元素本身有关,与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故D错误;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A错误;玻尔在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选项B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C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选项D正确。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解得:;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频率越低的光,光子的能量值越小,其动量越小,粒子性越不显著;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中,无论入射光多强,只要入射光的频率低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就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正确;
C.氢原子吸收光子后,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根据,可知电子的动能减小;故C错误.
D.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的每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新核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一个;故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选项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选项B错误;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选项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的衰变不适用,选项D错误;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镅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而三种射线中,α射线能使空气电离,原子核自发放出的氦核,故A B错误;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故C错误;的半衰期为432.6年,则经过865年是经过了两个半衰期,剩余的质量为,将衰变掉0.15g,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7.A
【解析】
【详解】
A、衰变为,质量数减小16,而质子数减小6,而经过一次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而经过一次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大1,因此要经过4次衰变和2次衰变,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
C、根据黑体辐射规律: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C错误;
D、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10天后,还剩下没有衰变为其他原子核的质量为,故D错误;
故选A。
8.BD
【解析】
A、此衰变方程为,不能写成等号,故A错误;
B、β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产生的,故B正确;
C、γ光子是衰变过程中镤原子核放出的,故C错误;
D、衰变为,设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则:234=222+4n,90=86+2n-m,解得n=3、m=2,所以经过了3次α衰变,2次β衰变,D正确;
故选BD.
9.BC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A反应中:12=11+1,A中生成正电子;B反应中生成粒子的质量数为2+9-10=1,电荷数4+1-5=0,则B中生成物为中子;C反应中生成粒子的质量数为4+7-10=1,电荷数2+3-5=0,则C中生成物为中子;D中生成物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0,为光子,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10.BC
【解析】
【详解】
A、B项: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所以为衰变,故A错误,B正确;
C项: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A=234,Z=91,故C正确;
D项:由于新核和粒子电性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新核和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内切于O点,故D错误。
故选:BC。
11.(或粒子) 1
【解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未知粒子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为α粒子().
根据m=m0()n得,=,解得m=1g.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道半衰期的定义,知道衰变后的质量与衰变前质量的关系,即m=m0()n
12.不发生 3T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外界环境无关,因此半衰期不发生变化;该元素还剩余12.5%,则放射性元素有7/8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说明经过了3个半衰期,所以经过了3T年;
【点睛】
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所处的物理环境与化学状态无关;知道公式.
13.8
【解析】
一个密封的罐子里有100克碘131,放置24天后,这个罐子里只剩下12.5克碘131.由公式知,所以T=8天
14.(1);(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确定c为何种粒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c核的速度大小.
①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B、C电荷数之和为7,因为B、C两原子核的电荷数之比为5:2.则C的电荷数为2,B、C质量数之和为15.因为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则B的质量数为11,则C的质量数为4,所以C为粒子.
②根据动量守恒得,代入数据
解得.
15.(1) (2)23.75MeV
【解析】(1)核反应方程为:
(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