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原子核结构探秘
1.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B.汤姆孙根据气体放电管实验断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C.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
D.玻尔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
2.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x个中子: U+n→Ba+Kr+xn,铀235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钡144质量为m3,氪89的质量为m4,下列说法正确( )
A.该核反应类型属于人工转变
B.该反应放出能量(m1-2m2-m3-m4)c2
C.x的值是2
D.该核反应比聚变反应对环境的污染少
3.“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的是( )
A.N+He→O B.U+n→Sr+Xe+10n
C.U→Th+He D.H+H→He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B.在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
C.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
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5.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是,Q2>Q1 B.X是, Q2>Q1 C.X是, Q26.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原子核发生α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8.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不能吸收23eV光子
B.质子的发现核反应方程为: N+He →O+?H
C.Bi的半衰期是5天,1000个Bi经过10天后一定衰变了750个
D.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其比结合能也大,原子核相对不稳定
9.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3倍
10.下列核反应方程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 )
A. B.
C. D.
11.研究发现,在核辐射形成的污染中影响最大的是铯137(),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新核可用X表示):_______.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光速为c,则其质量亏损为_______.
12.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来说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1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成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____。是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mg的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5mg?____________。
14.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
(3)呈中性的镭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
15.静止的锂核Li俘获一个速度为8×106 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He,它的速度大小是3.5×106 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试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A
【解析】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选项A错误; 汤姆孙根据气体放电管实验断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选项B正确;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选项C正确;玻尔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选项D正确;此题错误的选项,故选A.
2.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求解x,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解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放射性元素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该核反应是核裂变,可以自发进行,不是人工控制的,故A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有:235+1=144+89+x,解得x=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该反应放出能量为,B正确C错误;该核反应生成两种放射性元素,核污染较大,D错误.
3.B
【解析】原子弹是铀的裂变反应,氢弹是铀的裂变反应提供高温,之后利用氢的同位素聚变反应,故AC错误;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D选项质量数不守恒,故B正确D错误.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选项A 正确;在完成a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B错误;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的是贝克勒尔,选项C 错误;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选项D 错误.
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判断出X是那种原子核,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亏损大的释放能量大.中质量亏损为:△m1=1.0078+12.0000﹣13.0057=0.0021(u),
根据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中X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故X为α粒子即,质量亏损为:△m2=1.0078+15.0001﹣12.0000﹣4.0026=0.0053(u).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Q1=△m1c2,Q2=△m2c2,则Q1<Q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点:核反应方程;核能
6.B
【解析】
试题分析:β衰变现象中放出的电子是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不能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选项A错误;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即原子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选项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温度升高半衰期不变,选项C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β衰变;玻尔理论;半衰期;比结合能.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原子物理知识的几个知识点;要知道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是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原子总是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即能量量子化;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以及所处的化合状态无关;理解比结合能的概念.
7.A
【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的射线来自原子核,可知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故A正确。
B、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原子核发生α衰变生成的新核,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原子序数减小,故C错误;
D、n=3和n=2间的能级差小于n=2和n=1间的能级差,则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频率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频率,则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D错误。
故选:A。
【名师点睛】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荷数的变化判断原子序数增加还是减小;根据能级差得出辐射光子频率的大小,从而得出辐射光子波长的大小。
8.B
【解析】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管子的能量等于量能级间的能量差,氢原子的最小能量为-13.6eV,若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eV,则将发生电离,A错误;
B、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正确;
C、半衰期是对大量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衰变的统计结果,哪个衰变,哪个不衰变是随机的,所以1000个经过10天后不一定衰变了750个,C错误;
D、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其比结合能不一定大,还与核子个数有关,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相对越稳定,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设原子核X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原子核Y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1,原子核Z的质量数为x-3,电荷数为y-2.由此可得X核的质子(y)比Z核的质子(y-2)多2个,A错误;由A可得X核的中子(x-y)比Z核的中子(x-y-1)多1个,B错误;X核的质量数(x)比Z核的质量数(x-3)多3个,C正确;X核与Z核的总电荷(2y-2)是Y核电荷(y-1)的2倍,D错误.
10.B
【解析】轻核聚变是指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并释放出核能的反应,所以由此可知A是衰变,B是氢核聚变,C是衰变,D是重核裂变,B正确.
11.
【解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为,根据质能方程可得质量亏损为
12.90 90 144
【解析】
左上角的数为原子的质量数,即234,左下角数值为质子数,即y=90,所以电子数也是x=90,中子数:z=m-y=234-90=144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组成知识,注意核素的组成意义,以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中性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13. 正电子 42天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写出核反应方程:,可知这种粒子是正电子.由图象可知的半衰期为14天,4mg的衰变后还剩0.5mg,则,解得经历了3个半衰期,所以为42天.
【点睛】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在半衰期计算这一块,剩余质量计算公式为.
14.(1)质子数88,中子数138(2)1.41×10﹣17C(3)88
【解析】
【分析】
【详解】
(1)镭核中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故质子数为88,中子数N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与质数Z之差,即N=A-Z=226-88=138.
(2)镭核所带电荷量:Q=Ze=88×1.6×10-19C=1.41×10-17C.
(3)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
15.;2×106m/s
【解析】
【详解】
核反应方程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nv1=mHev2+mHv3
得:,方向与原来中子的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