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
1.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2.P、Q两种不同波长的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P光发生全反射,Q光射入空气,则( )
A.玻璃对P光的折射率小于对Q光的折射率
B.玻璃中P光的波长大于Q光的波长
C.玻璃中P光的速度大于Q光的速度
D.P光的光子能量大于Q光的光子能量
3.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频率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A.B.C. D.
4.红外线热像仪可以监测人的体温,当被测者从仪器前走过时,便可知道被测者的体温是多少,关于其中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体温会影响周围空气温度,仪器通过测量空气温度便可知道人的体温
B.仪器发出的红外线遇人反射,反射情况与被测者的温度有关
C.被测者会辐射红外线,辐射强度以及按波长的分布情况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辐射强且较短波长的成分强
D.被测者会辐射红外线,辐射强度以及按波长的分布情况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辐射强且较长波长的成分强
5.对于带电微粒在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
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
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
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6.下列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能量连续的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能量连续的经典理论和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B.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各种颜色的可见光能几乎全部透过镜头
C.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波长的大小
D.感染新冠病毒者体温升高时,热辐射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8.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像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9.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国。“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持续发烧,因此测温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环节。为方便测温人们习惯采用如图所示的额温枪。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使用时只要将额温枪放于距两眼中间部位5-6cm处,修正额头与实际体温的温差便能显示准确的体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
B.额温枪利用的红外线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横波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医学上用激光切除肿瘤,利用的是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B.光学镜头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D.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常用来在医学上做人体透视
1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能量子假说,下列说法属于能量子假说内容的是( )
A.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B.能量子假说中将每一份能量单位,称为“能量子”
C.能量子假说中的能量子的能量,为辐射的频率,为普朗克常量
D.能量子假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是不可分割的
12.下列有关黑体和黑体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能够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辐射而无反射
B.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可以辐射出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以利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
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解释
13.对于能量量子化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
C.微观粒子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
D.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
14.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辐射电磁波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其表面状况无关
C.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D.黑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物体没有绝对黑体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B.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B正确;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也有关,这是黑体辐射的特性,C错误;
D.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错误.
2.D
【解析】
A.根据临界角公式,光束的折射率小,光束的折射率大,故A错误;
B.在玻璃球体中,光的波长
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光的折射率大,频率大,在真空中的波长短,由知在玻璃球体中,光的波长小于光的波长,故B错误;
C.根据可知玻璃中光的速度小于光的速度,故C错误;
D.光的折射率大,频率大,根据可知光的光子能量大,所以光的光子能量大于光的光子能量,故D正确。
故D正确。
3.B
【解析】
根据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则各种频率的辐射强度也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即频率较大的方向移动分析图像,只有B项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故B项正确.
故选B.
4.C
【解析】
根据热辐射规律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人的体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人辐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通过监测被测者辐射的红外线的情况就可知道这个人的体温,故C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AB.根据量子化的理论,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AB正确;
CD.带电粒子辐射和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的,是量子化的,故C不正确,D正确.
6.B
【解析】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只有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故B正确,ACD三项错误。
7.A
【解析】
A.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频率单一,具有相干性好,故A正确;
B.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但并不是各种颜色的可见光全部透过镜头,故B错误;
C.电磁波频率取决于振源的频率,故C错误;
D.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8.B
【解析】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故A正确.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故B错误.黑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9.AC
【解析】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所以A正确;
B.用于杀菌消毒的是紫外线,不是红外线,所以B错误;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横波,所以C正确;
D.普朗克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但是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是爱因斯坦,所以D错误。
故选AC。
10.AC
【解析】
A.激光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亮度高,把激光束汇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被照部分在极短时间内熔化,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切除肿瘤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故A正确;
B.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当光程差为光在膜中波长的一半时,出现反射光减弱,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加光的透射,则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故B错误;
C.由黑体辐射规律可知,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C正确;
D.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用于加热物体,故D错误。
故选AC。
11.ABC
【解析】
AD.能量子假说认为,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故A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
BC.能量子假说认为,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每一份能量单位,称为“能量子”, 能量子的能量,为辐射的频率,为普朗克常量,故BC两项正确。
12.ABD
【解析】
A.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故A项正确;
B.黑体的温度升高时,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项正确;
C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解释,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理论对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进行了解释。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3.BD
【解析】
AB.在微观粒子领域中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D.在微观粒子领域中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4.BD
【解析】
A.黑体吸收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黑体自身向外辐射电磁波,故A项错误;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其表面状况无关,故B项正确;
C.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空腔不是黑体,故C项错误;
D.任何物体都会反射电磁波,只吸收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实际是不存在的,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