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题组训练 物理(湖南省专用)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题组训练 物理(湖南省专用)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7 20:15:21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题组训练
物理(湖南省专用)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高考题组】
A组 基础题组
1.(2018浙江4月选考,2,3分)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速度、位移
B.速度、路程
C.速率、位移
D.速率、路程
答案 D
2.(2015浙江理综,15,6分)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 A
3.(2015广东理综,13,4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答案 B
                              
4.(2018海南单科,4分)一攀岩者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0
m
B.30
m
C.50
m
D.70
m
答案 C
5.(2018浙江4月选考,10,3分)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
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
A.13
s
B.16
s
C.21
s
D.26
s
答案 C
6.(2015福建理综,20,15分)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
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1.5
m/s2 (2)20
m/s
B组 综合题组
1.(2016课标Ⅲ,16,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 A
2.(2016课标Ⅰ,21,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 BD
3.(2016江苏单科,5,3分)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答案 A
4.(2017课标Ⅱ,24,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0和s1(s1(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 (1) (2)
C组 提高题组
1.(2016浙江理综,17,6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v(t0-t),U
B.v(t0-t),U
C.v(t0-t),(U-U0)
D.v(t0-t),(U-U0)
答案 D
2.(2014天津理综,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 D
3.(2014福建理综,15,6分)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答案 B
4.(2014重庆理综,5,6分)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5.(2014广东理综,13,4分)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
6.(2014课标Ⅱ,24,13分)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
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 (1)87
s 8.7×102
m/s (2)0.008
kg/m
【限时模拟训练】
时间:30分钟 分值:65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0届临武一中月考,2)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1∶3
C.3∶4
D.4∶3
答案 C
2.(2019安仁一中考前热身,15)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1
s、3
s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前1
s内和前3
s内运动的路程相同
C.第1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
D.第2
s末和第4
s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 C
3.(2019张家界一中适应考,15)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车的x-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
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车的图像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的初速度为7
m/s
B.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A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50
m
D.10
s末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较大
答案 B
4.(2019张家界一中适应考,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v0=30
m/s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制动系统。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
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
m/s
B.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
C.t=1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甲、乙两车不会追尾
答案 D
5.(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摸底,2)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分别固定在光滑斜面上的A、B两点,先释放甲球,当甲运动距离为s1时,释放乙球,结果两球同时到达C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s2,则A、C间的距离为(  )
A.s1+s2
B.
C.
D.
答案 B
6.(2019耀华中学月考,8)高楼坠物危害极大,常有媒体报道高楼坠物伤人的事件。某建筑工地突然有一根长为l的直钢筋从高空坠下,垂直落地时,恰好被检查安全生产的随行记者用相机拍到钢筋坠地瞬间的照片。为了查询钢筋是从几楼坠下的,检查人员将照片还原后测得钢筋的影像长为L,且L>l,查得当时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楼房每层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此可以求得(  )
A.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约为
B.钢筋坠下的楼层为+1
C.钢筋坠下的楼层为+1
D.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答案 B
7.(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摸底,8)(多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t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0.5
m/s)和(-1
s,0),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答案 ACD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8.(2020届长沙一中月考,15)(10分)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当汽车经过摩托车时,摩托车司机开始发动,经t0=2.5
s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则:
(1)摩托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2)在摩托车追上汽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大?
答案 (1)10
s (2)36
m
9.(2018耀华中学月考,18)(13分)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
m/s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答案 (1)210
m (2)27
s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题组训练
物理(湖南省专用)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高考题组】
A组 基础题组
1.(2018浙江4月选考,2,3分)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速度、位移
B.速度、路程
C.速率、位移
D.速率、路程
2.(2015浙江理综,15,6分)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3.(2015广东理综,13,4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4.(2018海南单科,4分)一攀岩者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0
m
B.30
m
C.50
m
D.70
m
5.(2018浙江4月选考,10,3分)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
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
A.13
s
B.16
s
C.21
s
D.26
s
6.(2015福建理综,20,15分)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
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B组 综合题组
1.(2016课标Ⅲ,16,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2.(2016课标Ⅰ,21,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3.(2016江苏单科,5,3分)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4.(2017课标Ⅱ,24,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0和s1(s1(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C组 提高题组
1.(2016浙江理综,17,6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v(t0-t),U
B.v(t0-t),U
C.v(t0-t),(U-U0)
D.v(t0-t),(U-U0)
2.(2014天津理综,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3.(2014福建理综,15,6分)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4.(2014重庆理综,5,6分)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5.(2014广东理综,13,4分)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6.(2014课标Ⅱ,24,13分)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
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限时模拟训练】
时间:30分钟 分值:65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1.(2020届临武一中月考,2)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1∶3
C.3∶4
D.4∶3
2.(2019安仁一中考前热身,15)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1
s、3
s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前1
s内和前3
s内运动的路程相同
C.第1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
D.第2
s末和第4
s末的位置相同
3.(2019张家界一中适应考,15)A、B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车的x-t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7
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车的图像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的初速度为7
m/s
B.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A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50
m
D.10
s末两车相遇时,B车的速度较大
4.(2019张家界一中适应考,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v0=30
m/s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制动系统。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
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
m/s
B.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
C.t=1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甲、乙两车不会追尾
5.(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摸底,2)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分别固定在光滑斜面上的A、B两点,先释放甲球,当甲运动距离为s1时,释放乙球,结果两球同时到达C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s2,则A、C间的距离为(  )
A.s1+s2
B.
C.
D.
6.(2019耀华中学月考,8)高楼坠物危害极大,常有媒体报道高楼坠物伤人的事件。某建筑工地突然有一根长为l的直钢筋从高空坠下,垂直落地时,恰好被检查安全生产的随行记者用相机拍到钢筋坠地瞬间的照片。为了查询钢筋是从几楼坠下的,检查人员将照片还原后测得钢筋的影像长为L,且L>l,查得当时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楼房每层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此可以求得(  )
A.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约为
B.钢筋坠下的楼层为+1
C.钢筋坠下的楼层为+1
D.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7.(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摸底,8)(多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t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0.5
m/s)和(-1
s,0),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8.(2020届长沙一中月考,15)(10分)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当汽车经过摩托车时,摩托车司机开始发动,经t0=2.5
s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则:
(1)摩托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2)在摩托车追上汽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大?
9.(2018耀华中学月考,18)(13分)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
m/s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