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练习(课堂达标+课后提升+拓展延伸+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练习(课堂达标+课后提升+拓展延伸+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20 09: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堂达标
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熄灭后有白烟生成
C.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①空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氧气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4.(2019?攀枝花中考)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5.小华同学在准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室有许多剩下的小蜡烛,他感觉太浪费,于是带领实验小组的同学以小蜡烛头为原料制造蜡烛。过程如下:
(1)蜡烛能用小刀切割成型,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2)小华将切下的蜡烛块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说明

(3)点燃蜡烛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4)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课后提升
1.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制作简易浄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猜想
B.交流
C.实验
D.查阅资料
2.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D.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实验
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5.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人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
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6.为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呼气时,瓶2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推断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
7.观察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拓展延伸
如图为实验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

(2)做B实验时,发现罩在火焰上方干燥小烧杯的底部出现

(3)C实验中,先使燃着的蜡烛熄灭,你认为熄灭蜡烛的方法是
,然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呢?
(只答一点)。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答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1.A
2.A
3.B
4.B
5.(1)质地软(或硬度小)
(2)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3)出现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水和二氧化碳
课后提升
1.C
2.B
3.B
4.D
5.D
6.C
A.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变浊的程度可以区分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通过1、2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变浑浊的程度可以区分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选项说法正确;C,呼气时,瓶长导管内液面几乎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即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明显高于1,可推断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7.【解析】(1)实验前可以观察蜡烛的状态和色等;(2)蜡烛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3)蜡烛熄灭时,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答案:(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拓展延伸
(1)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或验证外焰温度最高或焰心温度最低等,合理即可)
(2)水雾或小水珠或小液滴或黑色物质均可
(3)吹灭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或体现出快速即可)
(4)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等,任写一条,合理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