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8 21:23:13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户外野炊所用的便携式三脚架,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
9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内壁是半径为R,质量为M
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如图所示,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挂在
的半球面的容器,在半球面水平直径AB的一端有一质量
高二物理试卷
三脚架正屮央,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相等.若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重力
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C的过
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加速度为6,不计支架与皎链之间的摩擦,则
说明:考试時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个人信息,然后按照要求
A.若容器固定,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2(mgR-W)
在答题卞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柬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每根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B.若容器固定,质点P在最低点时,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2(mgE-W)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
B.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每根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若容器不固定,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1.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处可见红外线测温仪,不同于接触测温仪,便捷
D.若容器不固定,m和M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精确:全是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最重要的优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国
0.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夹角为6,上端连接阻值为R
C.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每根杆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的电阻,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
玻尔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
D.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三根杆对饺链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电阻为r的导体棒w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导
C.测温仪利用了爱因斯坦提出的黑体辐射原理
6.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
体棒放在导轨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导体棒平行导轨平面向上
D.红外线遥感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
2.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某静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在该静电场中运
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
大小为v的初速度,当导体棒的速度
时,弹簧恰
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
动的轨迹,a、b、c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川,则下列
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
持良好接触.不计导轨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
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加速度小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的动能大
A.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小于1m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粒子在a点和在c点时速度相同
B.导体棒刚获得初速度vo时的加速度大小为i
D.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时的电势能小
C.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3.2020年5月12日9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号甲运载火箭以
D.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导体棒从初速度n开始到速度第次为0时,发生的位移大小为em
箭双星”方式,将“行云二号”0星(武汉号)和“行云二号”02星两颗卫星送入预
定軌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此次发射的“行云二号”01星命名为“行云·武汉号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D异体棒从初速度n开始到速度第一次为0时,损失的机械能为2m(①
并通过在箭体上涂刷“英雄武汉伟大中国”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画上了“致礅医护工作者群像”,致敬英雄
轨道I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轨道Ⅱ
7.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徽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
1l.(5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米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小车及小车中的砝仍质
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和厂大医护工作者!若
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武汉号”在A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园轨
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
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右图所示,关
A.向负极板偏转
信号输入
于“武汉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电势能逐渐增大
A.经过A的速度大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动能
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等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D.运动轨迹与带电荷量有关
实验装置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
8.如图所示为某小型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在输电线路上接入
图乙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25m处的斑马线上有
个电流互感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电流表的示数为1A,输电线的总电
(1)长木板右端垫一物块,其作用是用来
行人,于是刹车礼注,汽车恰好在斑马线前停下,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汽车
为10,若用户获得的功率为19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升压压器压变压器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认为绳子拉力近似等于悬挂物的重力
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圈
A.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增大输电线中的电流
(3)甲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改变小车
A.刹车时间为45s
及小车中的砝码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
B.刹车距离为25m
B.输电线上的电流为10A
检查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作出a与
的图像
C.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10m
C.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0kW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两个同
D.加速度大小为25m2
D.将P往下移,用户获得的电压将增大
学做实验时,Ma
M两(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高二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
高二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
高二物理试卷第3页(共6页)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A2.D3.B4.D5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有
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1.(1)平衡摩擦力(1分)(2)m远小于M(1分)(3)1/M(2分)(4)小于(1分)
12.(1)D(3分)
(2)C.15.0(或15)(1分)D.2(2分)F.5.0(2分);15(2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3.(10分)解:(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a
匀加速运动H=,a5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f=m
解得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1,上升的高度为S1
匀加速运动S=a2
设失去升力后的加速度为a,上升的高度为s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2
1分
最大高度h=S1+S2
联立解得h=42m

14.(10分)解:(1)在B处对小钢珠进行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得v=gR=4m/s
1分
(2)小钢珠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x=vgt,
1分
1分
联立解得t=0.4
(3)从发射钢珠到上升至B点过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E+△E=m·2R+3m2………2分
解得E=0.4J
15.(16分)解:(1)若粒子在T时刻进入电场,画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临界情况是经过速度偏转角为90
此时粒子运动半径具有最小值Ro=
1分
根据qvB=
2分
得B
1分
(2)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TR
可知TB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1分
由运动学规律得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
1分
解得E=Smv
1分
xt=DL(n=1、2、3、…).…
1分
(3)由B=可知R=2L……分

2IR
4TL
1分
设θ为粒子在0~一内的速度偏转角,由分析可知
联立可得Tn=4LB
且sin0
(n=1
五、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16题和第17题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6.(1)BDE……5分
(2)解析
①以气缸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外界大气压力,气缸内气体的压力,根
据平衡条件得:Pb3=pS+lg
2分
2分
②温度升高,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根据气体等压变化方程得:F72
当活塞与气缸将分离时,气柱的总长度为L
代入数据得:LSLS

7。72
17.(1)ACE
5分
(2)解析
①如图,根据反射成像的对称性,
1分
折射角y=30°

由折射率
2分
1分
②由折射率n=
2分
柱体中光程AF=2Rcos
1分
光在柱体中传播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