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8 19:17:46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涡阳九中2020春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平衡,十分重视生理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
衡、作息平衡、家庭平衡等。平衡国内各种关系是古代政治家的重要策略,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
的保障。当前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題,与不平衡
的结构关系和供求关系密切相关。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注重各种关系的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富起來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更应该注重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首先,保护
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其次,文化具有经济价值,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可
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20多年来,我囯许多地区,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
引游客,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创新与保护是一对相反相成的关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任何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
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与时代相适应。英国箸名学者布尔克在他的名著《法国革命
的反思录》中说:“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
冒看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传统文化只有不斷创新,才能与当代社会
相适应,才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善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科技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世界性较强,引进更
为重要。历史上,中华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引进用以发展生产的国外科学技术很少,而引进用
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文化则较多,如印度的佛教和中亚诸国的芑术等。因此,在中
华文化原有的体系中,缺乏引进先进科技文化的机制。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
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无所适从,争论不休,从而失去引进大量先进科技文化的时机。而日本
则不同,由于它历史上一直以吸收外来科技文化为己任,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有一套成熟的吸收外
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机制。因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能很妤地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并能很
好地与本国的文化融为一体。
在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既要引进,也要输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立足国内,也
要走向世界。我们既要输出民族性较强的精神文化,也要输出我们当代的科技文化,不断满足世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C
解析:B.根据第二段“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
客,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知,“成为文化强国”的表述于文无据;且“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表述绝对。
2.C解析:C.“旨在阐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做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的结论错误,文章运用事例论证、正反
论证,论证的是“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善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
3.D解析:A.强加因果关系。B.根据第三段“任何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不
可能与时代相适应”可知,“失去创新,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基础”推断错误。C.根据第四段“19世纪中叶,西
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无所适从,争论不休,从而失去引进大量先进科技文化
的时机”可知,“外来科技文化”偷换概念,应为“强势的西方文化”;且“一直无所适从”表述过于绝对。
4.D解析:D.从千人口献血率来看,北京是全国第一,但是广州只是“位居全国前列”,并没有明确就是
第二名,广州市是“采供血量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5.B解析:B.“高校师生”错,原文为“高校学生”,并不包括高校的教师;医务工作者献血率高,与受
教育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与职业认知有一定的关系
6.(1)政府政策上:①政府应制定、落实与无偿献血相关的法律政策,建立激励机制;②加强尊重和关爱献血
者服务工作,加强智能化、人性化服务;③推动无偿献血便民惠民措施,优化血费报销流程。(2分,答出两
点即可)
2)宣传教育上:①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改变群众对献血的错误观念;②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手机AP等多
种形式,宣传无偿献血公益事业。(2分)
)硬件建设上:①增加和优化献血网点布局;②改善提升采血点设施环境。(2分)
7.C解析:C.“尤丽娅的忍气吞声、毫无抗争的表现让‘我’没有成就感”分析错误。
8.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紧紧围绕“工资”这一话题展开故事,而工资问题自然是敏感的问题,既能
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不用读者去作过多的解读和分析,使情节更简洁。(3分)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
状态与感受,并且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这个特定环境——“钱能使人丧心病狂”,使主题更突出。(3分)
9.①给人以余韵犹存,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2分)②既能显示出语言的戏谑性,又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沙
皇专制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讽刺效果更加浓厚。(2分)③用“原来”“如此”两词作为结
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彰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把文章的主题又一次充分展示出来。(2分)
10.C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
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
11.B解析:B.“他的职位低于甘茂”错,秦汉以前,中国以右为尊,所以樗里子的职位高于甘茂的职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2.D解析:D.“投奔苏代”错,他从秦国逃跑到齐国,遇见了苏代:“齐王因他了解秦国地形、能帮助齐
国制约秦国而对他以礼相待”分析错误
13.(1)韩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和秦国议和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使”“入谢”“平”各1分)
(2)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贵重的礼物,给他更加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假使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
终身不准出来。(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贽”“厚”“使”各1分)
【参考译文】
甘茂,下蔡人。侍奉下蔡的史举先生,学习各种思想流派的学说。通过张仪、樗里子请求拜见秦惠王,秦
惠王一见就非常喜欢他,让他带兵,辅佐魏章攻克平定了汉中地区。秦惠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派甘茂
平定蜀乱,回来后,就让甘茂任左丞相。秦武王三年,秦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想乘着垂帷挂幔的车子,通过
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即使死去也算心满意足了。”甘茂说:“请允许我到魏国,与魏国相约去攻打
韩国,并请让向寿辅助我一同前往。”甘茂到魏国后,就对向寿说:“你回去,把岀使的情况报告给武王说‘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