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9 21:43:11

文档简介

作业
课堂作业
1.写一写。








2.读一读。
压下来
垂下来
鸣蝉
窗户
扑来
3.说一说。
⑴(
)垂下来

)掉下来
⑵比较哪个句子更好?说说为什么。
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亮,雷声响。
⑶雷雨就要来了,天色越来越(
),空气越来越(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
),雷声越来越(
)。
⑷(
)渐渐地(
)。
⑸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跟大家说一说吧!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课外作业
1.读一读,说一说。
读句子,体会加点的词用得妙在哪里。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看一看。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写成观察日记。
3.背一背。
熟练背诵课文。
4.画一画
雨后的景色更美了,把雨后风景画成一幅画吧!16
雷雨
一、教材分析
《雷雨》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自然朴实,富有张力,插图优美。可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2.认识“压、蝉、垂”等5个生字,在具体语境中辨识多音字“没”。
3.指导书写“雷、乌”等8个生字。重点指导“垂、黑、迎”三个字的笔顺。
4.体会“压、垂、挂”等用词的准确,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用“越……越……”“渐渐地”说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2.板书课题,指导“雷”的写法:第三笔是横钩,“田”的两小竖往里倾斜。学生练写。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学习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标画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课件出示三幅图,按顺序摆一摆。
三幅图分别对应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1.多种方式读准词语。
压下来
垂下来
鸣蝉
窗户
扑来
可采用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识记词语。注意“压下来、垂下来”的“来”读轻声。
2.多种方式自主识记单个生字。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
⑴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思考: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⑵全班交流文中写到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等谈自己的体会。
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抓住“满天”“黑沉沉”“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感受乌云带来的压抑、可怕。
结合字形、做动作识记“压”。说说看到这样的乌云自己的感受。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与“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两句比较,体会用词的好处。
②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结合“树枝乱摆”“逃走了”感受风大。
借助字源识记“垂”,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动画。对比“垂”和“掉”,感受作者用词准确。两字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就用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了,就用掉下来。
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垂下来

)掉下来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抓住“越来越”体会闪电和雷声的变化。
比较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闪电亮,雷声响。
练习用“越来越”说句子:雷雨就要来了,天色越来越(
),空气越来越(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
),雷声越来越(
)。
配音感受闪电雷声,指导朗读。
⑶指导朗读1-3自然段,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黑、垂”的写法。“黑”的笔顺要注意,下面四点要均匀排列,“垂”要注意笔顺,横画之间间距要均等,横画长短不一,整个字形中间宽,上下窄。
教师先范写,学生后练写,评价后再写。
2.利用字卡,开火车读巩固识字。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交流课堂收获,教师总结。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借助图片或视频了解雷雨天气。
板书设计:
16
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第4-6自然段——雷雨中。
⑴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思考:雨中写到了哪些景象?
有什么变化?在书上圈画出来。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哗,哗,哗”要读出雨越来越大的气势,声音越来越大,注意拖长音。
②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抓住“越下越大”“都看不清”感受雨大。
③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说一说雨中的变化,理解“渐渐地”,练习说句子:(
)渐渐地(
)。
⑶配乐朗读4-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2.学习第7、8自然段——雷雨后。
⑴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思考: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
有哪些变化?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①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借助字源识记理解“户”,组词练习。
“清新的空气”给人什么感受?感受“扑”字用得好。
②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联系上文,说说雨后与雨前有哪些不同?
对比“一条彩虹出现在天空。”“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体会“挂”的好处。(课件出示图片)
想一想,雨后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景象?
⑶配乐朗读7、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背诵。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写好“迎”字。
迎,半包围结构,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卬”左半部不能多加笔画。
教师先范写,学生后练写,评价后再写。
2.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跟大家说一说吧!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3.拓展阅读。
水妈妈的孩子
一天,风伯伯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人去找一个水妈妈的孩子来,可不能找泉水、溪水,也不能找江水、河水、湖水和海水。”
娃娃们点点头,一齐出了门。
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三娃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
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
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
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
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
风伯伯看了,高兴地说:“你们都找对了,真是聪明的孩子。”
思考与练习:
⑴本文中,水妈妈都有哪些孩子?
⑵除了文中的这些,你还知道水妈妈有哪些孩子?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画一画雷雨后的景象。
板书设计:?
16
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