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18 15: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蝌蚪》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教材以“旅行途中小蝌蚪们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为发散点,引导学生思考,还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让学生在看似随意的创作中体会小蝌蚪旅行在形式发展方面的多种可能性。针对低年级学情,教材从儿童的绘画心理出发,借以小蝌蚪旅行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故事中对蝌蚪的组合形成感性认识和再创作。
二、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以相似形的组合为主要表现元素的表现性绘画课,通过教学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形成认识,理解并进行绘画创作。但更根据其理解和接受能力,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了相似形的组合随意而有趣、多样和多变的绘画基本训,柔化处理知识问题,使得学生在充满意趣的学习活动中,表达源自故事和绘画带来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初步掌握相似形组合的基本知识,能作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3.懂得遵守纪律,团结协助及安全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学习重点难点:
1.相似形的组合与绘画。
2.根据绘画所表现的情景进行再创作。
五、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自主创作,在两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感情的投入,又要考虑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发展。活动一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组合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对故事情节大胆表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都应发挥情趣性强的特点,让学生能在充满童话的日意趣中愉快地参与学习。
教学用具:
教师:范画、画笔、纸张等。
学生:画笔、纸张。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播放音乐,请学生做准备
猜谜语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小青蛙出场,通过小青蛙心情不好,引出小蝌蚪找妈妈
2.猜谜:小小黑豆水中游,
细长尾巴圆圆头。
(设计意图:以学生好奇,爱动脑的儿童特性出发,以简单易猜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引导学生掌握小蝌蚪的形体特征。)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4.揭示课题:小蝌蚪
(二)初步感知、了解结构。
1.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小蝌蚪(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的特点)提问: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
(2)小蝌蚪外形是什么样子
2.请同学们上台,尝试表现,如何将小蝌蚪的尾巴添画的生动有趣
注意:(1)不能太长
(2)不能太短
(3)不能太粗
思考:小蝌蚪是如何在水中排列组合的?(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蝌蚪在水中的聚散关系与变化
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小青蛙)
知识拓展
四人小组讨论: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2)教师小结: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身体变白,尾巴不见了,最后长出白肚皮和漂亮的斑纹。
(三)创设情境、拓展思维
1.观看视频,并思考
2.出示图片: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旅途中都遇见了什么植物与动物?
教师出示教具
水、荷花、荷叶、露珠、小鸭子、乌龟、鱼等等(教师准备画好的道具,展示图片的同时用教具展示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引导想象,同时说明绘画的趣味性,以及颜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教师总结:我们要通过想象让我们的画面丰富起来。
(四)布置作业
1.小蝌蚪在旅行中都会遇到什么,请大胆想象,画出有趣的蝌蚪组合,适当加入环境、背景。
注意:
(1)构图饱满,画面丰富
(2)颜色鲜艳
(3)先用铅笔起稿,黑笔勾线,涂色
(五)展示评价
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生生互评,让学生能够学会取长补短)
七、板书设计
10 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