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花之歌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喜欢的段落。
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丽与光 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难点
对“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 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理解。
—、解题导入。
直接出示课题
查字典,“歌”什么意思?(歌唱)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歌”是什么意 思?(花之歌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 静静地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
录音示范读。
听之后有什么感受?
谁愿意代替花“唱唱”这首歌?
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学生互相评价)
三、 品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 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 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语言交流、画一幅画、唱 一首歌、表演、吟诵一首诗词)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自 然说了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 生想象“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 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 象,“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 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 “我”追求的光 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 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 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 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 以吗?谈谈你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 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 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 求,因此,题目“花之歌”一“花的歌唱”是与 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 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 容是不相符的。)
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 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 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 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五、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 展览活动。
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 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六、教学板书。
花之歌
歌唱美丽
追求光明
借花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