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13.3比热容(2)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练习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13.3比热容(2)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练习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09:16: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版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01  知识管理】
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水的比热容大,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热(或放热)__多__,所以发动机用水冷却、暖气用水作媒介.(2)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__小__,可调节温度,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中的小.
2.热量的计算
物体的吸热公式:Q吸=__cm(t-t0)__
物体的放热公式:Q放=__cm(t0-t)__
说  明:在热传递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另一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
 【 02  基础题】
知识点1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B)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如下表所示.
物质

煤油
沙石
干泥土
比热容c/[J·
(kg·℃)-1]
4.2×103
2.1×103
约0.92
×103
约0.84
×103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__沙石__,据此可解释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沿海地区要__大__(填“大”或“小”)的现象.
知识点2 热量的计算
3.一杯水,温度由30
℃加热到5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
℃加热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C)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
4.将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3.36×105__J;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用水将它降温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460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5.(泰安中考改编)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20_℃__,降低到__50_℃__.[c水=4.2×103
J/(kg·℃)]
6.质量是500
g的铝块,放出88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
℃,则铝块原来的温度是__14__℃.[c铝=0.88×103
J/(kg·℃)]
7.(东营中考)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_2_500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8.(青岛中考)如图是质量为100
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
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
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前10
min升高的温度:
Δt=50
℃-20
℃=30

由Q吸=cmΔt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2.4×103
J/(kg·℃)
【易错点:求水温变化时忽略水的沸点】
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
kg,温度是30
℃的水,吸收7.56×105
J的热量之后,温度将升高__70_℃__.[c水=4.2×103
J/(kg·℃)]
                
 【03  中档题】
10.(杭州中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D)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11.质量均为1
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从40
℃加热到50
℃,铅块和水从10
℃加热到20
℃,则吸热最少的是(C)
A.铝
B.水
C.铅
D.水银
12.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时,降低相同温度,则(B)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
C.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c铜<c水),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它们之间(B)
A.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由水传给铜
C.温度由铜传给水
D.热量由铜传给水
14.如图所示是电暖气和暖手宝,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__小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__快__(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__大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多__(填“多”或“少”)的热量.
15.(青岛中考)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7∶4__.
16.如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所示是热牛奶和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中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Ⅰ__(填“Ⅰ”或“Ⅱ”),若水的质量为1
kg,牛奶的质量为0.5
kg,则牛奶的比热容是__2.8×103__J/(kg·℃).[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7.小红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3
J/(kg·℃)]
(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冰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计算出冰的比热容.
解:(1)由图象知,CD段水用时10
min从0
℃升高到20
℃,其吸收的热量:Q水=c水mΔt1=4.2×103
J/(kg·℃)×0.5
kg×20
℃=4.2×104
J
(2)由图可知BC段加热时间:
t=45
min-5
min=40
min
因冰和水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段吸收的热量:
QBC=4Q水=4×4.2×104
J=1.68×105
J
(3)AB段冰的加热时间为5
min,则冰吸收的热量:Q冰=Q水=×4.2×104
J=2.1×104
J
冰的比热容:
c冰===2.1×103
J/(kg·℃)
 【04  拓展题】
18.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
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
教材素材延伸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粘在了一起,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A)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B)
  
A.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3.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这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大__,因为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充满红棕色气体,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__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__;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排除__重力__的影响,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置于下方.
5.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减小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增大__.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不变__.
6.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臀部感觉发热,这是用__做功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他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__做功__,使空气__内能__增加,温度__升高__,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使硝化棉燃烧.
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0
20
6
45
食用油
200
20
6
70
(1)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__天平__.
(2)实验中,两烧杯内需放入__相同__规格的电加热器,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相同__,如表格数据所示,通过比较__升高的温度__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外还有__转换法__.实验中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用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来做实验,原因是__没有控制质量相同__.
(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在6分钟内所吸收的热量为__2.1×104__J,则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2.1×103__J/(kg·℃).
(5)下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乙__(填“甲”“乙”或“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2020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1
3章
内能
第3

比容热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第3节 比热容
第二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01
知识管理


cm(t-t0)
cm(t0-t)
02
基础题
B
沙石

C
460
20℃
50℃
14
2
500
70℃
03
中档题
D
C
B
B




7∶4

04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教盲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人式一
↑t/℃
50
20
10
t/min
40
l0℃热
321
今水奶
冷水
10
15
t/min


温度
30
20
10
10/510152025303540455055时间/mn
20
A
温度/℃
温度计
温度计
b
酒精
酒精
时间/min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第十三章
内能
答案版
第3节
比容热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01  知识管理】
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水的比热容大,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热(或放热)__多__,所以发动机用水冷却、暖气用水作媒介.(2)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__小__,可调节温度,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中的小.
2.热量的计算
物体的吸热公式:Q吸=__cm(t-t0)__
物体的放热公式:Q放=__cm(t0-t)__
说  明:在热传递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另一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
 【 02  基础题】
知识点1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B)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如下表所示.
物质

煤油
沙石
干泥土
比热容c/[J·
(kg·℃)-1]
4.2×103
2.1×103
约0.92
×103
约0.84
×103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__沙石__,据此可解释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沿海地区要__大__(填“大”或“小”)的现象.
知识点2 热量的计算
3.一杯水,温度由30
℃加热到5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
℃加热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C)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
4.将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3.36×105__J;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用水将它降温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460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5.(泰安中考改编)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20_℃__,降低到__50_℃__.[c水=4.2×103
J/(kg·℃)]
6.质量是500
g的铝块,放出88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
℃,则铝块原来的温度是__14__℃.[c铝=0.88×103
J/(kg·℃)]
7.(东营中考)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_2_500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8.(青岛中考)如图是质量为100
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
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
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前10
min升高的温度:
Δt=50
℃-20
℃=30

由Q吸=cmΔt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2.4×103
J/(kg·℃)
【易错点:求水温变化时忽略水的沸点】
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
kg,温度是30
℃的水,吸收7.56×105
J的热量之后,温度将升高__70_℃__.[c水=4.2×103
J/(kg·℃)]
                
 【03  中档题】
10.(杭州中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D)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11.质量均为1
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从40
℃加热到50
℃,铅块和水从10
℃加热到20
℃,则吸热最少的是(C)
A.铝
B.水
C.铅
D.水银
12.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时,降低相同温度,则(B)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
C.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c铜<c水),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它们之间(B)
A.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由水传给铜
C.温度由铜传给水
D.热量由铜传给水
14.如图所示是电暖气和暖手宝,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__小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__快__(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__大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多__(填“多”或“少”)的热量.
15.(青岛中考)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7∶4__.
16.如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所示是热牛奶和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中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Ⅰ__(填“Ⅰ”或“Ⅱ”),若水的质量为1
kg,牛奶的质量为0.5
kg,则牛奶的比热容是__2.8×103__J/(kg·℃).[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7.小红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3
J/(kg·℃)]
(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冰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计算出冰的比热容.
解:(1)由图象知,CD段水用时10
min从0
℃升高到20
℃,其吸收的热量:Q水=c水mΔt1=4.2×103
J/(kg·℃)×0.5
kg×20
℃=4.2×104
J
(2)由图可知BC段加热时间:
t=45
min-5
min=40
min
因冰和水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段吸收的热量:
QBC=4Q水=4×4.2×104
J=1.68×105
J
(3)AB段冰的加热时间为5
min,则冰吸收的热量:Q冰=Q水=×4.2×104
J=2.1×104
J
冰的比热容:
c冰===2.1×103
J/(kg·℃)
 【04  拓展题】
18.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
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