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
教法:听唱法.
教具:琴、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放音乐,请学生起立欣赏音乐。
2、教师提问:
(1)音乐的名称是什么?
(2)在什么时间、地点听过国歌?
(3)听《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听《国歌》和观看升国旗仪式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5)国旗代表什么?
3、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本课本或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4、联系当今社会实际,如:新旧社会的对比,国际风云的变幻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老师先录下学生的声音,在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找对错,找差距。
6、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7、请学生以清晰的吐字、自然的声音歌唱《国歌》。
8、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再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三、教师小结一节课。
同学们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
板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应该尊敬、爱护国旗。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一课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欣赏军乐队演奏的《国歌》和少先队鼓号演奏的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的教育,并通过参与军乐演奏活动,感受行进风格的节奏特点,培养创编与合作的能力。
重点:欣赏军乐队演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难点: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法:欣赏法。
教具:多媒体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军乐队演奏的《国歌》。
1、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
2、听:播放各种形式演唱演奏的《国歌》,让学生欣赏对比。
3、奏:让学生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为军乐《国歌》伴奏。
二、小组讨论设计合适的节奏型节奏型伴奏,没乐器的学生演唱。
1、创:依照课本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
2、让学生设计各种声响,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人人参与。
3、练: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挑选几位同学用乐器进行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行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行本班的“鼓号队”表演。
4、介绍鼓号队:由大军鼓、小军鼓、钹及小军号所组成的乐队,通常称为鼓号队,鼓号队多用于中、小学生庆祝节日、礼仪活动或游行中。
5、课件展示乐器:大军鼓、小军鼓、钹形状及音色。
三、小结:
演:模拟学校的升旗仪式: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结束本课。
四、作业:继续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板书设计:
欣赏军乐队演奏的《国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