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秋天的联想2 —红 叶 秋天的联想3—土风舞 《秋收》《丰收之歌》《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秋天的联想2 —红 叶 秋天的联想3—土风舞 《秋收》《丰收之歌》《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1-06-10 09: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二课 秋天的联想2 —红 叶
教学目标:
1、本课汇集了关于“秋天”的六首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2、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
重点: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演唱歌曲
难点: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法:听唱法。
教具:琴、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秋天是色彩斑斓的,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会带给人们许多喜悦和遐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秋天的歌曲《红叶》。
2、看看,说说:秋天的景色大家都是见过的,说说秋天的景象,用语言说出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
1、我能行:歌曲《秋天》是一首儿歌,乐谱上仅有两段歌词,自己学唱歌曲。
2、唱熟后再分组创作歌词,创作后演唱自己的歌曲,学生评价。
3、欣赏歌曲《红叶》,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表达了人民对满山遍野枫树红叶的喜爱之情。
4、作品介绍:红叶是一首四拍子的日本歌曲,用慢速和较弱的力度演唱,后半部分是运用了合唱的手法,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
5、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运用模唱,师生对唱歌曲等多种学习方法学唱歌曲。
三、小结:
1、请学生以清晰的吐字、自然的声音歌唱〈红叶〉。
2、演唱歌曲时注意把握一个“美”字,歌词用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表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体会歌曲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布置作业:
熟练唱《红叶》
板书设计:
红 叶
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二课 秋天的联想3—土风舞
教学目标:
1、本课汇集了关于“秋天”的六首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2、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土风舞》,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土风舞》,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难点: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想:复习歌曲《秋天》,引出这两首歌的教学,倾听两首歌曲的录音范唱,大致了解歌曲的内容。
2、说说:歌曲《红叶》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能说出怎样表现红叶的美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播放《土风舞》的课件,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歌曲介绍:歌曲《土风舞》是捷克的一首二拍子民歌,歌曲整段音乐充满了欢乐火热的气氛,重点突出一个“舞”字。
3、动动:听歌曲,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
4、找找:找出旋律行进规律完全相同的乐句唱一唱,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
5、唱唱:模唱对比乐句,“3. 1 § 5 5 5 0 §”和重复乐句,唱会整首歌曲。
6、议、填:说说这两首歌曲唱的是什么?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把两首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节拍、节奏等填入表格。
7、想、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完成课本15~16页的活动练习,想想怎样表现歌曲;再动手拍拍歌曲的不同节奏,从而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
三、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土风舞》,从中体会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四、布置作业:
唱熟歌曲《土风舞》。
板书设计:
秋天的联想3—土风舞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二课 秋天的联想4—《秋收》《丰收之歌》《秋》
教学目标:
1、本课汇集了关于“秋天”的三首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2、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重点: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难点: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联想,欣赏音乐创作秋天的画卷。
教法:欣赏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色彩、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两首歌曲《红叶》、《土风舞》,比较两首歌曲在情绪、速度、力度、节奏、节拍、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
1、听听:播放陕北民歌《秋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2、看看:介绍陕北民歌,陕北是民歌之乡,民歌浩如烟海,秋收是一首小调歌曲,旋律短小、起伏动听、衬词应用很有特色,播放陕北风俗的画面和音乐。
3、画画:听歌曲的音乐,在画纸上画出你想象中的秋收场面。
4、欣赏:歌曲《丰收之歌》。
1)唱丰收:复习歌曲《土风舞》,表现捷克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2)听丰收的歌曲:设问,想了解中国农民是怎样庆丰收的吗?
3)演丰收:听音乐,结合画面,你能想象初丹麦人民庆丰收的场景吗?如果你已经被他们的欢乐所感染,请和他们一起来,随着音乐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自由率动。
4)画丰收景:让学生谈一谈对丰收的感受,结合第三首曲子的欣赏,边听边找画,配画。
5、赏丰收曲:重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秋”第三乐章。
1)初听:欣赏乐曲,畅谈听后感受?
2)唱唱:它的主题出示,请同学们唱唱主题,熟悉乐曲的旋律。
3)复听:数一数主题一共出现过几次?并为它寻找一幅插图。
4)再听:自创动作配合乐曲的音乐主题进行表演。
三、小结:
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并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秋天的联想
《秋收》
《丰收之歌》
《秋》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