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第三课 牧童 放牧歌谣《牧童之歌》牧羊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第三课 牧童 放牧歌谣《牧童之歌》牧羊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1-06-10 09: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三课 牧童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牧童》,让学生体会歌曲的自在、欢乐情趣,并能有感情地、轻松地、自然地演唱歌曲,同时了解捷克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
重点:根据音乐旋律、节奏、歌词创造出歌曲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根据音乐旋律、节奏、歌词创造出歌曲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郊游,你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吗?那么就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眼睛,大家要仔细的听、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主旋律)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牧童》。
3、新授:
①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同学们不想给它配上歌词,我们大家一起动笔描述一下吧。
② 朗读同学们写的歌词。
同学之间互相的读一读,再自由读。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修改写的不好的地方。
③ 师:老师看见大家兴致这么高也作了词,比较一下与你写的有什么不同,(出示本课歌词)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出示主节奏:
2/4 Ⅹ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0 ‖
④ 学唱歌曲。
⑤ 听琴学唱。先学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可以尝试着唱。
教师弹琴学生先唱歌谱,唱熟后用启发自主的形式来演唱歌词,唱不好的地方教师纠正。
⑥ 学生齐唱。
师:你认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呢?
A生:愉快的心情。B生:我们应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演唱。
⑦ 师:牧童除了放小牛儿外,还放牧什么呢?
生:小山羊,马等。
4、表演:提供方案:一组,歌表演;二组,打击乐;三组,分角色表演; 四组:小羊叫声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二、小结:学生音乐旋律、节奏、歌词创造出歌曲来。
三、布置作业:唱歌曲《牧童》。
板书设计:
歌曲《牧童》
教学后记:
第八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三课 放牧歌谣——《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牧童之歌》,在音乐中感受牧童生活的变化,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了解音符的名称及读法拍法;认识加入我们小音库中的两个新音符si和do’。
难点:了解音符的名称及读法拍法;认识加入我们小音库中的两个新音符si和do’。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征。
1、教师身着维吾尔服装,带领学生跟着音乐 一起跳维族舞蹈。
2、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和服饰吗?
新疆有维族、哈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每逢有重大的节日男女老少都能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因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
3、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吧!(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歌曲教学《牧童之歌》。
1、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首新疆民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那些内容?
2、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3、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这首歌曲中的牧童生活在美丽的天山脚下,天山是一座著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牧民,滋润了美丽的草原。(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4、听,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
你能用这条节奏为歌曲做伴奏吗?你觉得除了用手还能选用那些乐器?
5、咱们一起来做回活泼可爱的小牧民,学唱这首《牧童之歌》老师范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钢琴轻声唱,你觉得这首歌中什么地方比较难唱?
6、在第九到十二小节的地方,有个连续附点。(多媒体将两处地方用红线出示)如果不加附点和加了附点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7、师生共同朗诵歌词,特别注意第九到十二小节。
8、天山的小牧童生活在这样美丽的草原,怎样才能表现牧童欢乐的情绪?
9、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乐器边唱边奏吧
四、小结: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牧童之歌》。
五、布置作业:
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牧童之歌》
板书设计:
牧童之歌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三课 牧羊女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并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的特点演唱,表现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重点: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的特点演唱,表现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难点: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的特点演唱,表现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教法:视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听音乐做律动。
二、歌曲《牧羊女》
1、初听《牧羊女》范唱。
"牧羊女"要唱一首歌给大家听。不过有个要求,听听看,她唱的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情绪怎样?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节拍,然后回答问题。
2、用lu哼唱歌曲旋律。跟琴录音用lu哼唱歌曲旋律3遍。
学生边哼唱歌曲边1左右晃动、2用三拍子图式指挥、3拍强弱弱进行伴奏。熟悉歌曲旋律。
1)完整出示《牧羊女》简谱,教师范唱乐谱,
2)小朋友看看这简谱有几句?哪几句基本相同的?思考一下do',re
各出现几次?
3)学唱歌谱,要求打拍,声音柔美。学生随教师划拍视唱。或用指挥
图打拍答问题。
3、学习歌词。
1)朗读歌词、听唱歌曲。
2)学生齐唱一遍,要求声音柔美、又力度变化。
3)加上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歌唱。
4)加入指挥图式、强弱规律歌唱。
5)小朋友想象一下,唱歌时,在你的面前将出现怎样的画面?
4、歌曲创编。
1)我们排个节目给牧羊女看好吗?
牧羊女放羊的时候最常见的动作是什么?用什么动作表达对小羊的爱护?
小羊会作些什么好看的动作?
2)我们再来排个合唱的节目(自动伴奏,教师指挥)
学生想象示范动作。
学生来扮演小树、花草、小羊进行情境创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小结:今天,我们在草原上和牧羊女一起做音乐游戏高兴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
板书设计:
歌曲《牧羊女》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