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9 09:5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古代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
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
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爱在西元前﹄
周杰伦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当堂检测
目录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①地理位置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②自然环境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链接
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王朝的更替
1.
国家产生的条件与根本原因:地理环境、生产力的发展
2.
王朝更替的过程
3.
王朝频繁更替的原因:(外部)游牧部落;(内部)阶级分化
4.
王朝更替的影响:①
战争不可避免造成破坏;②
刺激国家职能的完善,趋渐统一民族融合促进文化的交融。
楔形文字
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很像木楔或者钉子而得名。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最迟从大约公元前3100年前起,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由于两河流域不出产造纸原料,所以苏美尔人最初都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才逐渐转化为以削尖的芦杆、木棒或骨棒作书写工具,以半湿的粘土泥版为书写材料,把字刻压在泥版上之后,再经过太阳光照射或以火烘干,以便于保存和移动。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楔形文字在不同民族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一度成为西亚地区通行的一种文字。
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


国王:“我是古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了四方之王。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
【两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

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
【两自由民发现是国王,立即停了下来并向国王行礼。】

自由民A:“我尊敬的国王,他两天前把我的一只眼睛打伤了,疼死我了。我要找他算账。”

自由民B:“是他先侮辱我是奴隶,我才打他的。”

国王:“好了,好了,我来给你们判决,你(自由民B)打伤了他(自由民A)一只眼睛,你就让他把你的一只眼睛也打伤吧!
(说完A做着向B的眼睛打去的样子)
小品演绎
问题
(1)小品中的国王是古巴比伦的哪一位国王?
(2)国王的判决有法律依据吗?依据是什么?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法律规定?举例说明。
(3)这样的判决有何原则?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罚原则?
「国王」:汉谟拉比
「策略」:各个击破
「统一地区」::两河流域中下游
「制度」:君主专制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头像》约作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汉谟拉比法典》(局部图)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中所分的
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①施行“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②阶级歧视,对下层社会的赔偿低于上次社会;
③实施严格的保护商业财产的规定。
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汉谟拉比法典
主要内容
社会等级
家庭奴隶制——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②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③奴隶
「小结」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从法典的内容看,他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小结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总结」
君主专制制度
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①社会等级森严
②家庭奴隶制
③商品经济方面的规定
检测
TEST
完成导学案的课后习题。
复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预习第3课《古代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