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9 08: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空气》是学生探究空气的入门课。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找空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利用之前观察水的方法观察空气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学生理解空气的特征,并能与水的特征形成一定的对比认知,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归納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www.renjiaoshe.com
1、能够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
2、能够用多种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空气的特征。
4、能够初步感受科学探究需要边观察边记录的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能够具体说出空气的基本特征。
3、能够说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对找空气和观察空气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从多个角度对空气和水进行比较。
2、能够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交流分享,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教学难点:能够用实验证明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能够从多角度对水和空气进行比较。
四、教学准备
透明塑料量杯(中)、粉笔、吸管、透明塑料量杯(小)、气球、扇子、塑料袋、空塑料瓶、实验报告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师:今天是老师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你们开心吗?老师黑板上有一把小梯子,在今天的科学课上,咱们的12个小组不仅要分工合作完成有趣的实验,小组和小组之间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爬到梯子的最高处!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见面礼,那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谁想上来摸摸看?
2、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摸一摸老师的礼品盒,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
3、再次请两位同学上台摸物品。
4、教师再次确认:什么没有了吗?真的没有任何礼物了吗?老师认为这个礼品盒里还有一件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它呀,就藏在老师的谜语里!出示课件并揭晓谜底——空气。(预设:如果学生猜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个礼物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离开它人类将无法生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空气乐园,近距离来认识空气,和空气做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空气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在我们生活中,你都在哪里发现过空气的存在呢?哪里有空气?(教师找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表现稍作评判,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
5、教师做简要总结。
(1)空气能让游泳圈获得更大的浮力。(2)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吹出漂亮的肥皂泡。(3)轮胎里的空气能让汽车装得更多,跑得更快。(4)空气在各类球体内,让球体更富有弹性。(5)我们可以利用充满空气的气球摆出各种美丽的造型。教师展示课件中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和学生们一同分享空气无处不在。
(二)、小组合作找空气
1、师:同学们刚才看到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了吗?生:没有。师:是的,空气很调皮,我们是看不到它的,比如说刚才就藏在了老师的礼盒里,你们觉得它可以藏在哪些地方呢?生:教室/桌子/礼盒/房子…师:真棒,同学们的想法真是丰富多彩,原来空气可以藏在这么多地方,那我们怎样可以找到空气呢?教师动手操作实验。
师:老师是用什么材料找到空气的?生:气球、空塑料瓶。师:用这两样材料怎么找到空气呢?生:把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用力挤压塑料瓶,气球就鼓起来了,说明塑料瓶里有空气。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用心。那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找空气呢?生:粉笔头/吸管/塑料袋…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那我们动手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注意不要将水洒到桌面上/注意分工合作/不要把书弄湿…师:老师从大家的回答里能够看出大家都很细心!老师也有几个小提示(展示课件):
每用一种方法,思考会用到哪些材料?用这些材料怎么找到的?在哪里找到的?
一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的方法最丰富,表达得最清楚。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及时为小组加分奖励。
2、小组内找空气交流(教师指导)。
3、全班交流展示。
(1)用塑料袋兜一袋子空气,塑料袋会鼓起来,说明里面有空气。(2)用扇子扇风,会有凉凉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教室里有空气,空气流通形成了风。(3)把粉笔头放进水里,会有气泡冒出来,说明粉笔头里有空气。(4)用吸管往装有半杯水的杯子里吹气,会有气泡冒出,证明有空气进入水里,或嘴里有空气。(5)吹气球,气球会鼓起来,说明气球里有空气。(6)将鼓起来的气球吹向自己,感觉有风,说明气球里有空气。
(三)、探究空气的特征
1、师:既然空气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那我们为什么还会对空气视而不见呢?我们平时怎么都注意不到呢?因为空气有一定的特征!那么大家来想想,你们认为空气有什么特征?简单说说看。
2、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我们要想研究空气的特征,那就需要大家亲自去观察,可是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去研究呢?生:用塑料袋来装空气。师:那我们如果抓住了空气,那可以利用哪些感官来研究空气呢?或者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呢?生:眼睛/鼻子/手…师:真聪明!现在在咱们动手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小要求:
观察时,注意思考应该怎么描述空气的特征。
(2)把观察到的结果,简单记录到实验报告单上,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现在就请大家认真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学生活动。
(1)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结果做点评并及时给予鼓励。
4、班级集体讨论:空气有哪些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实验报告单
请在正确的实验结果下面,打“√”。
颜色
气味
固定形状
透明
流动
空气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是/不是
会/不会
(1)我用眼睛,看一看,发现空气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鼻子, 闻一闻 ,发现空气_________________.
(3)我用手, 捏一捏,发现空气_________________.
5、小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四)、比较空气和水
1、师:同学们非常厉害,自己总结出了空气的很多特征。那么,在本单元中,我们曾用这些感官还研究了什么物质?生:水!师:我们不仅认识了水,而且又认识了空气,那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学生按照空气的特征顺序,依次说出水的特征,教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选小组代表总结归纳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透明。(2)不同点: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水可以摸得到,空气摸不到;水看得见,空气看不见。
(五)、课堂拓展
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近距离地认识了空气,探究了空气的特征,还记得有哪些吗?空气对于我们的生活重要吗?近些年来,有些人滥砍树木,随处乱扔垃圾,使我们原本无色无味的空气改变了自己的模样。(教师展示课件图片)师: 面对悲哀的空气,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只有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才能保护我们身边的空气,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多姿!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有收获吗?(请同学来回答)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表现,我们今天的获胜组是~组,希望其他组再接再厉,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