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感受画家对劳动者的赞美;通过视、听、评述体验画家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简单评述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并感悟到劳动的价值,从而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较高要求:能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去感受和理解画家笔下的劳动者。
3、个性探究:能结合自己的体验,画出自己对劳动的感受。
教学过程:
1、猜一猜,回忆身边的劳动者,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默默的辛勤工作,用汗水美化着我们的城市,他们付出了超常的劳动,他们生活多艰辛,他们的背影时刻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他们又常常被遗忘,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清洁工、农民工、父母、医护工作者、交通警察、教师、科学家….)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他们的感受。
听一听:创设情境,想象感受《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情景。
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纤夫这份工作怎么样?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
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画面?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这幅画的背景是晴朗的天空下辽阔美丽的伏尔加河,前景是冒烟的轮船、无帆的货船和一群在沙滩上拉着纤绳、拖着沉重步子、衣衫破旧的纤夫。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画面上的景物,在学生观察了十一个纤夫的形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个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画家这样摆布画面上的景物,是经过精心思考后安排的,让学生明白画家的构思,深刻地领会画的主题。懂得,这幅画反映了俄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3、劳动者视频欣赏,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劳动者,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4、(欣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5、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