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一比,一图四式我会写
( )+( )=( ) ( )+( )=( )
( )-( )=( ) ( )-( )=( )
2.说一说,数的组成我会填。(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复习儿歌:
拍手歌(学生边拍手,边齐念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
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
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
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
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2个十,别忘记,合在一起是20.
(2)抢答:
1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15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
15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
请数学代表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它是谁呢?我们通过一个谜语来猜猜看吧。“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赛顽童,爬竿上树是能手。”——(猴子)
2.对了,它就是小猴阿福,阿福可爱吃水果了。它给我们带来了苹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 )+( )=( ) ( )+( )=( )
( )-( )=( ) ( )-( )=( )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列出哪4道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这两道加法表示什么意思?这两道减法算式呢?
下面我们跟着阿福去闯关吧。它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奖品,你们想得到吗?
那就好好表现吧!
2.第一关
阿福摆了一些小棒来考验小朋友,你能根据小棒图写出4道
算式吗?
( )+( )=( ) ( )+( )=( )
( )-( )=( ) ( )-( )=( )
学生列式,然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指名学生说说:17-10=7计算时是怎样想的?17-7呢?
第二关
阿福不服气,如果没有图片,你们能非常准确地算出得数吗?小朋
友们试试“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计算,然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算式)
此时板书呈现:
10+2=12 2+10=12 12-2=10 12-10=2
10+9=19 9+10=19 19-9=10 19-10=9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第三关:“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口答)
第四关:想想做做第4题
问:第一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第二题呢?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交流。
你敢挑战吗?
在规定时间内你能完成并做对了几题,学生比赛。
(四)课堂总结,回顾要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你们会算了吗?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44页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发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堂课中,教师首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即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引出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引,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发现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调控欠缺,导致纪律把握的不好,对学生习惯的培养须加强。其二,语言过于贫乏平淡,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味的用孩子性的语言,会造成学生听觉上的乏味,从而注意力涣散。教师应加以适当的指令性语言和激励性语言。其三,在管理办法方面,除统一性语言外,还需加以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谢老师从纪律、语言、管理、教学观四方面进行了点评指导。并指出两点:一是目标意识,学生学了跟没学有无差异?(思考(1)学生的学习效果(2)学生是否真的会了吗?)二是习惯培养意识,即培养学生的表达、操作、倾听能力。他指出数学的表达,要着眼于谁会说。
鉴于各位听课老师的指导建议,我对本课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将第二、三环节加以适当的融合,把课本第88页的做一做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第二环节的练习中,在新课步骤中也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六、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 5+10=
15-5=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