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0.5 6、5、4、3、2加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0.5 6、5、4、3、2加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9 11: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客人,让我们用学过的凑十歌欢迎他们好吗?.
学生齐唱。 
2、创设情境,复习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些小动物,他们是小鱼和小兔,她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数学问题,有没有信心解决它们?
(1)小鱼带来的口算。
(2)看看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
6+( )=10 5+( )=10
小结: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感知体验。
1、学习例题。 
师: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
你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2)全班交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5)
6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6+5表示什么?
6+5等于多少,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说6+5怎么算的?这样你就有了两种算法。
师:6加5等于多少?你们是怎样想的?(凑十法)演示凑十法的过程。
学生边说边板书:
a.把6凑成10,把5分成4和1,6加4等于10,10加1等于11。
b.把5凑成10,把6分成1和5,5加5等于10,10加1等于11。
师:刚才小朋友想出了两种凑十方法来计算6+5,现在用你最喜欢的办法,同桌两个小朋友说说怎样想。 
师:算的时候,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再请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三、对话探究。
试一试:  
学生板演,同时请小朋友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过渡:小兔子为了感谢大家特意采了几个又大又新鲜的蘑菇想送给你们,喜欢吗?看。师出示蘑菇卡片,不过蘑菇上面还带来了几个数学题目考考你们,你们这么聪明能完成吗?
出示:6+6= 4+9= 5+8=(分别请三位学生上黑板来练习)
1、其余学生请你们在书上试着做一做这些题目。
2、师说:谁来说一说4+9=13是怎样算出来的吗?生可能说因为9+4=13,所以4+9=13.
3、其它小朋友也选择一道,同桌两个小朋友之间说说怎样想。
师总结:原来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还可以先用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完成。
说的好的用蘑菇奖励。
小结:刚刚我们学习了6、5、4、3、2加几,原来计算的方法很多,下面你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四、建构生成。
1.“想想做做”1
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
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的96页,小朋友能根据所看到的水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幅图算式问:为什么得数相同?原来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相同。
2.“想想做做”第2题:拔萝卜游戏。 
课件显示:你能很快把他们算出来吗?
  7+4 9+5 9+4 8+3
  4+7 5+9 4+9 3+8
  ①你能很快把他们算出来吗?这些题目在我们的书上也有,P96,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迅速地把答案写在书上。发现了什么?
  ②校对。请学生报答案。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③小结: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结果和不变,都是一样的。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 “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们真聪明,引得小鸟也要来考考大家了。
请小朋友把题目写在书上,然后,对一下答案,并说一下是怎么算的。
4. “想想做做”第4题
5. “想想做做”第5题
小朋友们,上面有几盆花,下面有几盆花,一共有几盆花?
白皮球有几个?花皮球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球?
  先做,再口答。
6、“想想做做”第6题
老师也准备送小朋友一个礼物,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
先让学生有次序地算出每一题算式的得数,再涂颜色。学生同桌共同完成涂色。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总结:今天的叔叔,阿姨,还有各位老师来到我们班来做客,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感谢他们吗?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荷花图送给后面听课还有各位老师。
最后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五、课堂小结
1.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6、5、4、3、2加几。
教学反思:
《6、5、4、3、2加几》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7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新课之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9、8、7加几的计算,通过9+5、8+4、7+9三题的计算,让学生回顾和重温“凑十”的过程和思想。
教学伊始,我利用教材创设的小白兔采蘑菇的童话情境,通过轻松的谈话,为学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营造了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教学例题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自主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6+5,接着提出“你想怎样计算6+5”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地探索算法。学生通过之前9、8、7加几的学习,已经有了学习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基本方法,这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算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试一试”中6+6、4+9、5+8三道算式的计算也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充分交流意见之后,我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反馈,这种反馈对于已经掌握算法的学生是一种有条理的内化知识的过程,同时又为未掌握算法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前面所学习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另一种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的计算,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虽然这种转化的方法在教学7+9时已经学过,也是接下来的计算中要广泛使用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但是学生对这种思考方法经历得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我在反馈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凑十法”解释地更加细致。
巩固应用阶段安排了4道练习题,第1题安排了题组比较,强化了交换加数位置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因为这节课中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题目占大多数;第2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灵活地采用计算方法,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对计算结果的记忆;第3题让学生利用简单的推理进行计算,这又是一种计算的思路,在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稍许变化的情况下,和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化,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掌握了这种思路,计算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第4题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主说出三句话——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来表达题意,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对问题结构的认识,为今后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牢固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罗列如下,急需改进:
1.教学环节缺乏条理性,层次不分明;
2.虽然注重让学生多说,但形式过于呆板,整节课都在反复地说,并没有一个提高;
3. 教学语言不生动活泼,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