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3.1 从闪电谈起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3.1 从闪电谈起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22: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第 1 节 从闪电谈起
学习目标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
3. 知道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一、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起电: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就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做一做
生活实践中发现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二、两种电荷
1. 两种电荷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
“-”
玻 正 橡 负
2.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 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尖端放电: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的现象。
当相互靠近的两个物体带上的异种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物体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3.放电现象: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呈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三、 电从哪里来?
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四.验电器: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构 造: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接触起电是指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通过与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从而成为带电体的现象
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 带了电。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
2.防护:
静电喷漆、静电除尘、静电复印
避雷针、油罐车的铁链
1、物体具有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
2、带电后物体叫 ,它具
有 的性质。
3、自然界只有正、负 种电荷。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 电荷;经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 电荷。
巩固所学内容:
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
带电体
吸引轻小物体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的单位是 ,符号是 。
6、实验室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是利用 的原理来工作的。
同种
异种
库仑
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7、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C
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杆。
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
做一做
为什么物体会摩擦起电的呢?
原子结构
肉眼下的玻璃棒
电子显微镜下的玻璃棒
原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也就是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氢原子示意图
锂原子示意图
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A
B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四、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
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A
B
1.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
金属:自由电子
食盐溶液:阴离子
     阳离子
2.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纯净的水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变成导体。
金属导体为例: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C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
B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
和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一个孔
(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
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
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小结:
电 荷
电荷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工作原理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
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1.6×10-19C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_____电荷与电子所带的_____电荷在数量上____;所以原子呈中性。
2、摩擦起电并不是_____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电子从_______转移到_____,玻璃棒因______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而带_____电;丝绸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


相等
产生
转移
玻璃棒
丝绸
失去

得到

4、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5、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D
6、连线:
导体
绝缘体
陶瓷
玻璃
石墨
橡胶

人体
酸碱盐的水溶液
大地
塑料
空气
7、如果物体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什么?
8、如果物体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也相互吸引说明什么?
9、如果物体跟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什么?
说明物体带电且带负电
说明物体不带电
说明物体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
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用字母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