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画杨桃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画杨桃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9 21:37:31

文档简介

作业
课堂作业
1.写一写。
图、课、摆、座、哈、页、抢、嘻
抄写:
图画
课桌
摆手
座位
2.说一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说话。
1.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到了什么?又会想什么呢?
看到了
,心里想

看到了
,心里想

2.“杨桃”风波结束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为什么?你觉得以后再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会怎么做呢?
课外作业
1.读一读,认一认。
读熟课文,认识字词“靠边、班里、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抢着、教诲、和颜悦色、嘻嘻、倒不如”。
2.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的教诲”,这个教诲仅适用于画画吗?
3.背一背。
背诵文中老师的话。13
画杨桃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真切地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还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课文第五至十七细致描写了老师、同学们的对话、动作和神态,采用对比的手法,准确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变化。本课教学重点是,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用恰当的语气读好对话。课文还从一件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时要注意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课文,读出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感受他们情感的变化。
2.认识“靠、而”13个生字,通过组词读准多音字“倒”,扩词识记“靠、视、抢、悦”,联系生活识记“班”。
3.指导书写“图、课”等9个生字。重点指导全包围结构的“图”,带有口字旁的“哈、嘻”。会写“图画、老师”等10个词语。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能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杨桃的资料。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交流,导入新课
1.出示杨桃图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杨桃的资料。
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展开描述,说具体、说完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学习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标画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1.多种方式读准词语。
可采用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2.同桌互助识字。
3.重点指导难认生字。
根据不同含义区别识记多音字“倒”,“倒不如”中读“dào”。一般表示上下颠倒,方向相反或意思转折时,读“dào”,如:倒水、倒立、倒车;表示立着的东西横躺下来时,读“dǎo”,如:摔倒、不倒翁。同偏旁归类识记“哈、嘻”。扩词识记“靠、视、抢、悦”。理解词义识记“审、视、肃、悦”。联系生活识记“班”。
4.游戏识字。
(四)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感受“我”的一丝不苟。
⑴自由读,思考:“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画?
借助课文插图,明确“我”画的杨桃的样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样画的原因,“认认真真地看”就是仔细观察,“老老实实地画”是指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感受“我”的一丝不苟。
⑵带着感受尝试读,再次体会“我”画画时一丝不苟。
⑶朗读展示。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书写“图、课、摆、座”4个字,重点指导“图”。“图”为全包围结构,按先里头再封口的笔顺书写,第二笔为横折,最后一笔为横,里面的“冬”字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图画
课桌
摆手
座位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把课文多读几遍。
积累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13
画杨桃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学生回顾为什么“我”画出的杨桃像个五角星。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第2—4自然段,理解“哈哈大笑”,读懂同学们看到画后的反应。
⑴自由读,思考:看到“我”的画后,同学们什么反应?
联系文中的对话,理解“哈哈大笑”实际是同学们的嘲笑。
⑵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
⑶朗读展示,交流评价。
2.学习第5—11自然段,理解“审视”“严肃”,体会老师和同学们的不同反应。
⑴自由读,思考: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又有什么反应?画出有关的句子。
指名读文中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审视”,老师到“我”的座位上“审视”讲桌上的杨桃,实际是从“我”的角度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和做表情,理解“严肃”,明确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从而体会老师的不同反应。
⑵关注标点和老师的神态,指导分角色朗读,老师的话要读出耐心询问、慢慢严肃的语气,同学们的话读出肯定、嘲笑的语气。
⑶朗读展示,交流评价。
3.学习第12—16自然段,对比朗读老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⑴自由读,思考:面对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⑵想象说话: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到了什么?又会想什么呢?
课件出示:
看到了
;心里想

看到了
;心里想

⑶对比朗读,关注三处省略号,读出同学们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气,表现出他们难为情的心情,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看画时
看杨桃时
⑷朗读展示。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
4.学习17—18自然段,理解“和颜悦色”,体会老师的话中蕴含的道理。
⑴指名读,思考:对于老师的话,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和颜悦色”,感受老师此时心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借助画杨桃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还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⑵指导朗读,感受老师的话中蕴含的道理。
⑶想象说话:“杨桃”风波结束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为什么?你觉得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会怎么做呢?
通过想象说话,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写字“交、哈、页、抢、嘻”。重点指导“哈、嘻”。
“哈、嘻”中的口字旁要写得小且靠上。“嘻”右边的“喜”要写紧凑:中间的“口”写得小且扁,第七笔是点,第八笔是捺,第九笔横要长,最下部的“口”写得扁,比上面的“口”大。
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拓展阅读。
红马的故事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美术老师常让我们自由画画。
“画什么都可以。”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老师画,老师画!”
“自己画!”老师把黑板擦干净,“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不会画。老师,我们不会画。”
“怎么不会?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
我喜欢上美术课,最喜欢自由画画。老师刚才画了一头大水牛,我不画牛,我画马,画两匹在赛跑的马。
老师一排排地“巡逻”,一面笑一面点头,不时帮同学补上一两笔。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这是红马。”我指着两匹用蜡笔涂得周身通红的马。我很奇怪,老师居然会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说:“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然后,老师拿起手中的笔,在我的画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90”!
思考与练习:
“我”画了只红马,为什么老师给我得了“90”,还表扬“我”呢?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遇到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的教诲”,这个教诲仅适用于画画吗?背诵文中老师的话。
板书设计:?
13
画杨桃
认认真真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老实实
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
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