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3.2.2 人体的免疫功能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3.2.2 人体的免疫功能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1 20: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每1立方米细菌可达15000个;在正常人咽喉部的黏膜上寄居着上百种细菌和病毒;而人类皮肤上大概存活有250种以上的细菌;即使天天洗澡,在你身上“安营扎寨”的细菌至少也有100亿个;一个清洁的口腔,每颗牙齿表面也有1千~10万个细菌。仅仅是细菌就已经把我们牢牢地包围了,更别说还有无数真菌、病毒和极小的虫子了。
材料:
能使人类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
1、流感爆发期间,有的同学很容易被感染,而有的同学却不会被感染,这是为什么?
2、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为什么一生中一般不会再患第二次?
第一道防线
组成:人体的皮肤和黏膜
www.themegallery.com
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清除病原体、杀菌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将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病菌
细菌
炎症物质(溶菌酶)
的作用
www.themegallery.com
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溶菌酶 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使病菌溶解而死亡
防 线
组成
功 能
第一道
第二道
皮肤和黏膜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
炎症物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组成: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
淋巴结
腮腺炎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腮腺炎病毒的物质
新的腮腺炎病毒
侵入
产生
消灭
侵入
(病原体)
抗原
抗体
(特殊蛋白质)
特异性免疫
腮腺炎病毒
人体
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消灭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强弱


对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仅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形成的


小组活动
归纳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反馈练习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巨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4、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巨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5、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 )
A、杀菌作用 B、清扫异物
C、吞噬病菌 D、保护作用
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体刺激下产生的
7、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
A、破伤风 B、百日咳 C、肺结核 D、天花
8、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淋巴结